【連網】 近年來,東海縣李埝鄉人大聚焦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建設,積極探索新時代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新路徑。結合工作實際,不斷探索創新,注重求真務實,下好“四步”棋,真正實現民生建議“有求必提、凡提必辦、凡辦必復”的閉環管理。
強化“自身建設”核心,提升建議處理效能。李埝鄉人大始終堅持把自身建設放在突出位置,通過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不斷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與綜合能力,以更好地服務于全鄉各項事業的蓬勃發展。李埝鄉人大緊密圍繞工作實際,精心組織人大代表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及地方組織法、代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業務知識。截至目前,已充分利用人代會、主席團會議、代表小組活動等平臺,組織了2次集中學習活動,確保每位代表都能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李埝鄉人大加強人大代表聯絡站建設,鄉人大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代表們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積極投身到各項工作中,努力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
發揮“帶頭表率”作用,提升人大工作質效。李埝鄉人大從三個方面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爭當建言獻策的表率,堅持“人民至上”,為百姓追求美好生活建良言,獻良策。李埝鄉人大通過組織座談會、實地走訪調研以及積極有效的溝通機制,廣泛聽取民意,匯聚民智,積極為地方發展建言獻策。據統計,人大代表們已累計提出了40余條涵蓋教育、醫療、交通、水利等多個關鍵領域的建設性建議。爭當干事創業表率,鄉人大聚焦發展大局,將經濟、民生重大事項納入監督議題,深入調研后提出科學建議,培養代表成參政高手、民生幫手、工作推手。鄉人大發揮代表專業特色、特長和模范帶頭作用,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在當地特色種養業發展上做出了重要貢獻。不僅深入調研市場需求,引導選民科學養殖,提升畜牧產品的質量和附加值,還積極協調政策資源,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拓寬銷售渠道,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禽品牌。當聯系群眾表率,人大代表發揮橋梁作用,為民辦事解憂,解決小微快準難點痛點,增強百姓獲得感幸福感。開展人大代表“幸福家訪”活動,組織市、縣、鄉三級人大代表深度融入選區所在村組,每周5戶不間斷、持續性上戶家訪,讓農戶在家門口就能和代表“對話”。
建立“一站N個組”,拓寬代表履職渠道。李埝鄉在構建人大代表聯系群眾體系已取得一定進展,包括1個代表聯絡站、計劃建立N個專業代表小組,目前已建立4個專業代表小組,實現代表亮身份全覆蓋。聯絡站成為了代表聯系選民的重要橋梁、服務群眾的窗口以及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的有力抓手。為增強代表工作的透明度,聯絡站內設置了公示欄,公布市、縣、鄉三級人大代表的照片、姓名及聯系方式,便于選民群眾直接了解代表信息并表達訴求。聯絡站固定安排每月兩天作為接待選民活動日,代表們輪流值班,并在現場設置意見簿,實時收集選民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拓寬了群眾訴求的表達渠道。為扎實開展人大代表“訪民情、辦實事”活動,李埝鄉組織三級人大代表進站履職,計120余代表人次,走訪群眾超過2600余人次,收集辦理意見建議200多條。
創建“監督反饋”機制,有效發揮職能作用。依托黨建“幸福家訪”活動,組織80余名縣、鄉兩級人大代表以聯絡站履職平臺為依托,深度融入選區所在村組,每周5戶不間斷、持續性上戶家訪,深入群眾家中,細致傾聽他們的心聲與建議,全面了解群眾的實際需求和迫切期望。在家訪過程中,代表們認真記錄老百姓反映的每一個問題和訴求,確保每一個聲音都被聽見,每一份關切都被重視。為了確保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民情處理機制,包括民情收集、問題轉接、部門承辦以及代表反饋等環節,實行閉環管理,要求承辦單位在辦理建議時,必須與代表保持密切溝通與聯系,做到“辦前了解意圖,辦中溝通協調,辦后跟蹤回訪”,確保建議辦理工作的透明度和高效性,確保每一個建議都能得到妥善處理。代表們提出的建議,承辦單位辦理完畢后,30日內將辦理結果向代表書面反饋,并同步報送鄉人大辦公室。鄉人大將“辦結率”和“滿意度”作為考核標準,確保各項民生建議落實、落細。2024年,群眾建議已辦結185件,辦結率96%,滿意度100%。(通訊員 陳達 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