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新業態經濟發展到哪里、黨的組織和工作就覆蓋到哪里。在東??h李埝鄉,從事快遞員、外賣騎手、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等職業的新就業人口超過100人,他們如同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勤勞小蜜蜂,終日采擷釀造,甜蜜人間。如何讓這些新業態群體找到歸屬感?如何推動這些新行業健康、良性發展?李埝鄉通過建立新就業群體行業黨支部,進行了有益探索,深入實施“破冰”行動,不斷擴大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真正讓新就業群體從“無處落腳”到“處處有家”。
摸清底數實情,破解情況不明的難題。先后組織召開“兩新”組織黨建工作會議和“兩個覆蓋”集中排查“百日攻堅”行動工作部署會議,制定印發年度工作要點,建立由非公黨組織牽頭,交通運輸、市場監管、郵政等部門聯動推進,鄉鎮兜底管理的機制。全面開展摸底排查工作,通過一比、一訪、一問、一談“四個一”方式進行排查,全面摸清“兩新”組織經營運行、出資人、職工隊伍、黨員隊伍、黨組織、未建黨組織原因、群團組織組建等情況,并建立臺賬。目前,全鄉現有7家新業態行業,其中快遞行業3家,物流行業1家,外賣送餐行業2家、互聯網行業有1家,全部納入動態管理。
提供雙向服務,破解聯系不緊的難題。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新業態、新就業群體提供精細化、一體化、長效化服務,組織召開全鄉基層黨建工作推進會,指導各村黨組織及時掌握轄區內快遞網點、外賣配送站分布情況,整合利用閑暇用房等資源,幫助快遞網點解決配送場地、臨時宿舍等實際困難,推動旗鄉、村黨群服務中心面向新業態企業、新就業群體開放共享。積極發揮快遞、外賣行業主管部門優勢,引導快遞員、外賣員等新就業群體填寫《快遞員、外賣員進社區報到卡》,到其家庭所在黨群服務中心報到備案,由黨組織組織其參與社區巡防、掃黃打非、反詐宣傳、幫辦代辦等志愿服務,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多向多維發力,把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等新就業群體緊緊凝聚在黨組織周圍。
注重統籌兼顧,破解覆蓋不全的難題。深入開展“組織找黨員、黨員找組織”活動,依托“兩個覆蓋”排查工作,指導各排查組在排查過程中注重引導流動黨員、“口袋”黨員主動亮身份,并依托“流動黨員”微信群,對全鄉100名快遞員、外賣送餐員、大貨車司機進行身份核查,共核查出黨員4名。加大聯合組建力度,針對新業態從業人員構成復雜、流動性大,存在黨員發展難、組織組建難的問題,依托行業主管部門采取聯合建的方式,推進黨組織組建。目前,依托縣郵政快遞業安全中心,成立李埝鄉快遞行業聯合黨支部,現有黨員6名。對暫時無法成立黨組織的,按照“一企一策”“一村一策”的辦法,指導行業主管部門及時選派黨建指導員,幫助建立工會和共青團等組織,推進黨的工作覆蓋。加強黨建指導員隊伍建設,舉辦了全鄉“兩新”組織黨組織書記和黨建指導員培訓班,重點圍繞黨建業務、黨風廉政、意識形態等方面內容進行培訓,推動其更好地發揮指導作用。
提供暖心服務,破解無處落腳的難題。中午時分,窗外的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李埝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晶都愛心驛站”內卻溫暖如春??爝f小哥張步軍結束了一上午的快遞派送,來到這里小憩片刻。“經常來這里休息,離我們網點很近。”張步軍說,自從有了“晶都愛心驛站”,同事們手機充電、如廁、喝茶,第一個都會想到這里。累了能歇腳、渴了能喝水、飯涼能加熱、心煩能傾訴、閑時能充電,在這里,廣大新就業群體能夠從具體入微的小事中感受到黨的關懷,潤物細無聲。在鄉快遞行業黨支部的引領下,李埝快遞物流的紅色沃土上開出了更多文明之花。他們義務為獨居老人送愛心餐,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快遞網點主動舉報快遞中的違禁品,“掃黃打非”工作受到縣郵政局的點贊……快遞小哥爭做社情信息員、政策宣導員、平安巡查員、文明勸導員、志愿服務員等“先鋒五員”的熱情持續高漲,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新的力量。(通訊員 李世超 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