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胡焱)洪門街道地處市區西側,屬典型的城郊接合部,常住居民構成的多樣性、社會矛盾的多發性,決定了其社會治理工作復雜艱巨。為提升城鄉接合部基層治理水平,洪門街道黨工委通過搭建和運用“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在堅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中集民智、聚共識、促和諧,有效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搭建平臺 有效推動協商民主向縱深發展
聚焦轄區老齡化比較嚴重的問題,打造“銀發初心站”,打造“黨建庭院”黨建陣地、“村民議事亭”、“庭院議事堂”、社情民意聯系點“四合一”的“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同時,暢通意見建議渠道,建立健全“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機制,在開展村級議事協商過程中,探索形成了“黨建+三項清單”制度,即通過民主協商把鄉村治理中村莊問題和村民需求清單,在每次開展協商議事活動前,廣泛收集近期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分類梳理;活動時,安排專人規范記錄參會人員、重點發言、意見建議、問題訴求等情況;活動后,村級協商組織及時梳理和更新清單,以便有針對性地解決。
高效組織 切實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
組建“老干部+土專家”導師庫,推出優秀導師“菜單”,幫帶導師工作一線“教”、以案說法“講”、互動交流“學”、參與項目“練”、資源共享“帶”,開展培訓工作,提高“頭雁隊伍”履職本領和服務群眾能力,為協商議事活動提供政策解讀、人民調解等“菜單式”服務,增強建言含金量和協商靶向性。做好“商前功”。廣泛聯系群眾,結合“委員進社區”“萬名委員辦實事”等載體,在全體委員中開展“走基層、解民憂、促和諧”活動,在家長里短的“嘮嗑”中聽取基層群眾呼聲愿望,保證協商活動有的放矢。
打造品牌 有效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
圍繞街道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設置協商議題。議題確定后報街道政協工作聯絡處備案,確定協商主體,制定議事方案,進行商前調研后開始協商議事。針對簡單事項,力求一次性商量全、商量透,當場拍板、現場解決。針對復雜事項,把議題劃分為一個個子課題,通過多次耗時短、效率高的協商,整合形成高質量的協商成果。對協商沒有達成一致意見的議題,不片面追求一次成功率,暫時擱置、待條件成熟時再組織協商,直至找到各利益主體的“最大公約數”。
依托政協“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平臺,洪門街道人居環境整治、道路修建等協商議事成果不勝枚舉,以“有事信協商、有事找協商、有事多協商、有事好協商”為核心的協商議事種子正在全街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徐蕾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