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燦 通訊員 徐恒柱 王影 董暢)新浦工業園將復墾的土地資源50.8畝對外發包,收益額0.51萬元;武圩小學移交至新壩鎮人民政府,擬建設連云港市武圩實驗學校。海州區通過高效盤活利用農村閑置資源,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近日,筆者從海州區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以來,海州區盤活農村集體資產37項,收益額217.45萬元。
自去年12月開始,海州區開展清產核資“再回頭”,對農村集體資源、資產、資金(以下簡稱“三資”)類問題開展新一輪“三資”再清查,確保問題清單應納盡納。目前,全區農村資源類整改率達97.33%,資產類整改率達99.41%,資金類整改率達100%。
為進一步健全“三資”長效管理機制,海州區強化村級財務管理,規范農村產權交易。農村產權交易要求進入平臺,公開、公正競標。今年以來,通過農村交易平臺成交項目281宗,成交總金額3607.77萬元,土地類交易面積0.343萬畝,為化解村級債務打下基礎。
新壩鎮樊莊村村集體經濟收入較低,收入來源主要依靠土地流轉,缺乏有效的產業支撐,曾是經濟薄弱村。2023年,樊莊村積極爭取發展資金100萬余元,經過多方協商在陳戶村建立了10個高效農業溫室大棚,占地10800平方米,在樊莊村黨支部書記陳繼貴的牽頭下,聯系了新壩鎮種植大戶謝意,通過出租的方式盤活了新建大棚。樊莊村與謝意農場合作,以每年10萬元的價格約定租金,大棚得到充分利用,閑散勞動力得到合理安置,農場、村集體、村民實現共贏。“自從建了這個大棚,我們這些婦女都有地方能掙錢了,現在每個月能掙到3000元。”村民樊繼芬說。如今,樊莊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70萬元,實現本村集體產業大突破,全體村民謀發展的勁頭更足了。謝意農場的西瓜、葡萄、西紅柿已初步具備品牌效應和競爭優勢,種植出來的瓜果品相更好、口味更佳、單價更高,給樊莊村帶來了持續收入。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徐蕾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