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黎一 通訊員 張子碩)“工作9年來一直在基層街道工作,這次交流到政府綜合部門,既是激勵,也是鞭策。今后更要自覺加壓、主動作為,不辜負組織的培養。”日前,90后區管干部劉慧文在履新連云區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后表態。
近兩年來,連云區大力開展干部交流工作,通過開展任期性、培養性、關愛性、調適性、回避性等多元化方式,持續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活力。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累計開展3批次101人次交流,其中培養性交流53人、關愛性交流30人、調適性交流6人。
當前,干部隊伍交流統籌性前瞻性不強,干部長期從事單一崗位、培養歷練不充分等問題在不少地區出現。為解決這樣的現實問題,連云區針對經歷單一的優秀年輕干部和專業干部,以3至5年為一個培養周期,有計劃地組織輪崗交流,讓干部在關鍵崗位和急難險重任務中積累經驗、增長才干,不斷做強優秀干部的源頭儲備。在壓擔歷練的同時,連云區持續對“老黃牛”式干部開展關心關愛。“過去在應急管理條線節奏快、責任重、風險高,這次調整讓多年的壓力和焦慮得到緩解,我將盡快熟悉分管領域,繼續在新的崗位建功立業。”在應急條線擔任副職近8年的徐滬,近期轉崗后表示。事實上,針對年齡較大、勤勉奉獻的鄉街基層干部,或長期在信訪維穩、安全生產、應急處突等一線工作的干部實施“關愛性”交流。根據個人意愿、精神狀態、健康和承壓狀況等,作出晉升機關部門職級公務員、跨單位交流或班子內部分工調整等安排,為干部舒壓減負,傳遞組織溫暖。
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干部的辛勤付出,也得益于將合適的人選放到合適的崗位,人崗相宜才能形成更大合力。連云區創新“調適性”交流舉措,針對主觀上積極努力,但因專業能力不匹配導致工作成效不佳,以及性格不相容導致班子不團結等情形,通過及時調整崗位、改善干部工作環境和所在單位工作局面,確保人崗相適、人事相宜,營造更加舒心舒暢的干事創業氛圍。除培養性、關愛性、調適性交流外,連云區還遵照任期和回避制度,開展任期性和回避性交流,構建起多元化干部交流工作體系。
為推動干部交流工作制度化、長效化、規范化,連云區委已于近日專題研究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干部交流激發干事創業活力的實施辦法》,制度化明確應當交流、不宜交流或暫緩交流情形、交流的責任主體等相關要求。“多元化交流讓干部保持工作新鮮感,持續改善班子結構,提升整體功能,為區域發展注入源源動力。”連云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徐蕾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