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東海縣李埝鄉地處東海縣西部山區,境內河流礦塘水庫眾多。李埝鄉近年來采取人員重組、職責整合、片區劃分、智能管理等方式,整合山水林田路等生態環境管護要素,統籌基層管護力量,構建“一員制”,蹚出一條基層河湖網格化管護的新路子。
網格賦能,構筑河湖管護新體系。李埝鄉將河道、水庫、礦塘等河湖管護要素,編進交通路網、農田耕地、林業生態等“基層環境管護要素一張圖”。李埝鄉根據環境管護要素分布現狀,將全鄉11個村劃分為33個網格,結合網格內各要素環境管護任務的差異性,逐一編制網格區管護要素清單和管護清單。按照“一格一員”“一員多責”的原則,充分利用水利、農業、林業、生態環境等多部門資源,將基層的環境監督員、護河員、護林員、巡田員、護路員等整合為綜合監管網格員。綜合監管網格員對照清單,以固定的線路開展“打卡式”巡查,處置、上報巡查發現的問題,做到基層河湖環境有“護”有“管”。
減員增效,激發河湖管護新活力。“一員制”推行前,李埝鄉設有環境專項監督員13人、水管員8人、護林員24人、道路鄉管員4人、生態護林員5人、消防網格員8人,共需管護人員62名,雖然采取交叉兼職,實際聘請人數仍達44人。創新“一員制”后,由個人申請、村級初審上報、鄉級組織面試和考察,最終確定“一員制”網格員15人,減少了29人。在網格員的工資待遇上,整合了水管員、護林員、道路鄉管員等國家和省級補助經費,鄉級財政統籌部分資金,將網格員的工資從人均569元提升到3000元左右,并由鄉政府統一考評、發放,構建穩定的網格化管護隊伍,進一步提高基層河湖管護工作效率。
智慧監管,提升河湖管護新效能。如何構建高效的河湖管護治理體系,實現“面上統一管”“小事有人做”“事事能閉環”?李埝鄉打造了“一員制”智慧管理平臺,建立大數據統計分析平臺,實時統計各類型、各區域相關問題數據,用于分析問題、輔助考核。對“一員制”網格員,落實“巡查打卡、處理上報、村級初審、鄉鄉辦處理、歸檔考核”五步工作法,對平臺上傳的各類問題,網格員能自行處理、立行立改的,則立即整改;如果無法現場處置的,則通過平臺上報鄉政府,由鄉政府協調人員處理;鄉政府協調人員也無法處理的,則通過平臺上報縣級層面,由縣級相關部門將問題交辦給各職能單位,做到巡查發現的問題“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形成人、物、網相結合的智慧管理模式,實現基層河湖管護從自治、共治到“智”治的轉變。(通訊員:陳達 趙成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