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暖陽下,站在石梁河水庫大壩之上,放眼望去,庫區金沙碧水、藍天倒映,水庫岸線蜿蜒曲折,樹木環繞,斑斕的色彩涂抹出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
開展生態治理后的石梁河水庫,美的不僅是庫區環境,這里的老百姓日子也越過越美。“我們東窩子村淡水養殖專業合作社首批社員有19戶,今天我們接收了新型養殖網箱390個,”贛榆區班莊鎮東窩子村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恒宇興奮地說,“這種新型高標準網箱結實耐用,環保又美觀,在養魚的同時,又能發展觀光漁業,增加我們的收入。”
11月10日上午,贛榆區在班莊鎮歡墩埠碼頭舉行規范化養殖網箱交接暨魚苗投放儀式。這也是石梁河水庫庫區首批規范化高標準養殖網箱交付村鎮合作社使用,標志著石梁河水庫由生態治理向生態富民轉變。
石梁河水庫是沂沭泗流域洪水東調入海的樞紐工程,是江蘇省最大的水庫和我市最重要的防洪保安工程,水庫最大水域面積90.9平方公里。石梁河水庫生態富民是庫區生態治理中最重要、最關鍵的一環,領導關心、群眾關注、社會關切。
養魚治水鄉村美,生態富民好景長。我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強勢推進石梁河水庫生態治理,庫區水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觀。在市紀委監委的全程督導下,市水利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緊緊圍繞“河暢景美、水清岸綠、生態多樣、人水和諧”的發展定位和愿景,堅持“生態惠民、交通便民、產業富民”的思路,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市公安局、市交控集團等單位和東海、贛榆兩縣區,全面加快推進石梁河水庫規范化網箱養殖和生態富民工作。
“為了規范石梁河水庫網箱養殖工作,在市水利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的指導下,我們班莊鎮、村成立了7個淡水養殖合作社,專門負責石梁河水庫的網箱養殖工作,每個合作社根據實際情況,以股份制經營的模式,或者是生產在組、服務在社的經營模式進行網箱養殖。”贛榆區班莊鎮副鎮長黃立業介紹,“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合作社管理,全力打造石梁河水庫生態漁業品牌。”
目前,石梁河水庫庫區正在有序開展養殖區域網箱布設及魚苗投放工作,累計完成投放網箱6300個,投放凈水魚苗112.5萬尾,建設高效養殖平臺9個,大水體養殖已投放鰱、鳙魚苗1200余萬尾。此次贛榆區共移交規范化網箱4000個,涉及5個合作社及5個行政村,現場投放魚苗2000多斤。
?“我們將緊緊圍繞‘一湖好水、一尾好魚,一幅美景、一片祥和’的發展目標,融合生態治理和鄉村振興,持續深入推進水庫保護開發,讓石梁河水庫周邊群眾享受到庫區生態治理的紅利。把石梁河水庫片區打造成為我市踐行‘兩山’理念的示范區、鄉村振興的樣板區和幸福河湖建設的新標桿。”市水利局局長徐希娟表示。(□ 李慧 王燕 郭濤 李軍 )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宋添翼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