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7月18日,首屆“南鋼·江蘇報告文學獎”頒獎大會在南京鋼鐵聯合有限公司舉行。頒獎現場堪稱江蘇報告文學界的一次大聚會,90名入圍作家、嘉賓代表等齊聚一堂,氣氛熱烈。其中,來自連云港日報社的王成章以長篇報告文學《國家責任》位列南鋼·江蘇報告文學獎金獎之首(共有5件作品獲金獎)。另有15部作品獲首屆江蘇報告文學獎,22部作品獲優秀作品獎。據悉,此次“江蘇報告文學獎”,共有近200位作家申報報告文學作品243部(篇)。
江蘇作為文化大省,報告文學創作曾經聲名遠播,有過輝煌的歷史。江蘇報告文學獎是江蘇報告文學專業獎項,1989年省作協舉辦了第一屆冠名為“春花”的江蘇報告文學獎,獲獎作品有徐志耕《南京大屠殺》,張茂龍《黑戶》,鳳章《1988,球籍的憂思》,張嵩山《都市流浪兒》,石國仕、趙建梅《從黑暗走向光明》,鄧晨曦《中國的私了》,楊守松《救救海南》,山谷《春華秋實》,胡平、張勝友《東方大爆炸》等。1992年舉行了第二屆冠名為“斯加”的江蘇報告文學獎,《昆山之路》、《黑戶悲喜錄》等作品獲獎,時任省委主管意識形態領導孫家正、王霞林及中國作協副主席、江蘇省作協主席陸文夫等親自出席頒獎會,為獲獎作家頒獎,鼓勵加油。2003年后,江蘇報告文學獎評獎中斷,這一中斷就是15年。
江蘇省報告文學學會成立后,在冊登記的會員有600余位作家。在廣大報告文學作家的強烈要求下,學會決定恢復組織“江蘇報告文學獎”評獎,并冠名“南鋼”。因此這次第四屆評獎更是15年來江蘇報告文學創作成就的重大檢閱,也將構筑起江蘇報告文學的新高地。
王成章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連云港市作家協會主席,其作品《國家責任》于201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中國優秀企業家篳路藍縷、臥薪嘗膽、背水一戰的創業經歷,也是連云港乃至中國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近40年來的縮影,里面有蕩氣回腸的故事和報國情懷。全書57萬字,其中10余萬字曾首發于《中國報告文學》雜志頭條。
幾年磨一劍的“英雄贊歌”
濃縮了改革開放30多年的波瀾壯闊
“《國家責任》是一部高屋建瓴、視野廣闊的大制作,一部正氣浩然、激情昂揚的英雄史詩。張國良的創業實踐和鷹游企業的成長歷程是貫穿全書的主線, 一個個精彩故事像一顆顆珍珠串連在一起。”這是一位業內作家對該書的評價。
“改革開放40多年來飛速發展的中國,文學的內容更加紛繁復雜,在娛樂至上、拜金主義、裙裾翻飛一度占領大幅版面和熒屏的時候,我們到底應該頌揚什么?也恰是這時候,《國家責任》的主人公張國良漸漸走進了我的視野。有人問他:為什么要冒險研發碳纖維?他說:因為國家需要!企業要是做不出來,企業家是有責任的。開工那天,他在廠房寫下‘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巨幅標語,做碳纖維開始真是燒錢?。∮腥诵稳菔且惶鞜粢惠v桑塔納。他們要么勇立潮頭,要么葬身浪谷。”
我將張國良視為時代的英雄,更在于張國良強烈的家國意識。我們國家地位不斷提升,與張國良這樣胸懷大志而又兢兢業業的創業者是分不開的。作家必須為這樣的時代英雄歌吟!
如今神鷹碳纖維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為先進的高端碳纖維企業……所謂大國重器,就在于此!張國良也因碳纖維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先后榮膺“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俄羅斯工程院最高獎”和“2018年中國軍工十大人物”稱號……”
“回首創作長篇報告文學《國家責任》時的自己,那樣焚膏繼晷,完全是被一種英雄精神激蕩著,寫作過程也是用生命和心靈搏擊的過程。”王成章回憶道,在創作期間,他兩年時間采訪了上百人次,掌握了400萬字的素材,努力采掘張國良和他的創業團隊的精神靈魂。
所以,在王成章的筆下,這本書既包含著篳路藍縷、背水一戰的創業經歷,也包含著臥薪嘗膽、致力超越的報國情懷;既有蕩氣回腸的“中國合伙人”的美好情感,又有感天動地的人間大愛,具有激勵和鼓舞人心的巨大正能量,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國家責任》把握時代的脈搏,營造宏大的社會場景,猶如一曲氣勢恢弘的英雄贊歌。”作家李建軍這樣評價道。
多次獲得重要獎項
“一部中國優秀民營企業的奮斗史詩”
《國家責任》正式推出后,好評如潮———《文藝報》、中國作家網“新觀察·年度綜述”欄目在《2014年報告文學:融媒體時代的生態、守正與新變》一文年度總結中認為王成章《國家責任》等作品從不同側面為讀者真實地再現了那些體現中國力量、反映中國精神的各式人物,他們崗位不同,成就大小也不一,但他們共同為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而努力工作。作品通過對人物故事和精神的敘說,形象生動地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吨腥A讀書報》發表評論:《國家責任》為“中國造”夢想點贊,認為該書“是一本創業史”。
除此之外,周維先、李建軍、張應東、望川、穆厚琴等作家都撰文評論。比如我市文聯原主席周維先,就《抗日山———一個民族的魂魄》的散點透視與《國家責任》的不同就做出專業評價:《國家責任》主人公的單一性,決定了只能用焦點透視,只能濃墨重彩,加上中國式的工筆淡彩。而且是全方位多側面。必要時還需在中國和世界的大格局中進行360度全景航拍。只有這般,才能把人的歷史和歷史中的人,立體地、多維度地、活靈活現地、有血有肉地凸現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版圖之上,成為與眾不同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這一個”。那便是來自生活的典型,來自時代的典型,來自中國夢的典型,來自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典型。
因為此書,王成章也獲得了江蘇省委宣傳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優秀文藝工作者稱號,與《北京文學》主編楊曉升同獲首屆浩然文學獎以及我市的首屆花果山文化獎。去年12月,中國作家協會參與主辦的第二屆全國工業文學大賽在北京揭曉,共計668部投稿作品中,《國家責任》獲得第二屆全國工業文學大賽獎和網絡人氣獎。此次榮獲金獎的頒獎詞是:《國家責任》是一部中國優秀民營企業的奮斗史詩,作者以飽滿的激情、深度的思考和真摯暢達的文字,表現民營企業家張國良和他領銜的鷹游集團,勠力同心,披肝瀝膽,創造出中國碳纖維的神話,圓了國人40多年碳纖維“中國造”的夢想,生動揭示出“時代創造人,人也創造時代”的真諦。
“報告文學”有其社會責任
“科學家、大國工匠應成為視聽空間的主角”
“所有文學樣式中,報告文學最接地氣。當下人們對于飛速發展的中國現實急于了解,報告文學正好擔負這樣的責任。”本次活動的終審評委代表,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省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王暉如此坦言。而在王成章看來,“文學是一個民族生命力的象征,盡管當今文化生態錯綜復雜,但我們的民族,不能失魂落魄。”他不無感慨地說:“到底是讓綜藝明星的飄飄裙裾,還是讓我們的科學家、大國工匠占領我們的視聽空間,是報告文學作家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一個作家懷揣民族的希望,肩扛著時代的責任,從內心歸屬于一片土地時,他的血液就必然是滾燙的,他的文字也必然具有溫度。”王成章說道。而他的觀點也正暗合了王暉的觀點:地域書寫是江蘇報告文學作家最愛的題材,作家們把紀實的筆觸投向江蘇,傾情表現那些勇立潮頭、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的江蘇人,這里對底層群體生態的零距離觀照,更有對創業者追夢和造夢的生動再現。
《國家責任》就有這般的“生動再現”。比如寫張國良當廠長后的三次落淚,寫他居安思危、商海沉浮的夢境,寫他含而不露、埋得深深的激情好像“那種離地表很遠的強地震”,寫他每每做完一件大事, 都愛到海邊看看那滔滔白浪,聽聽那振聾發聵的濤聲,寫他志存高遠、奮勇搏擊的鷹之夢想……通過內心活動的成功挖掘,使人物形象變得血肉豐滿。
此次頒獎,王成章曾獲第八屆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第五屆紫金山文學獎的長篇報告文學《抗日山———一個民族的魂魄》,劉晶林曾獲江蘇省十一屆“五個一”工程獎的長篇報告文學《?;辏簝蓚€人的哨所與一座小島》,一起獲得首屆南鋼江蘇報告文學獎榮譽獎。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王成章創作的62萬字的長篇報告文學《先生方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這是繼長篇報告文學《抗日山———一個民族的魂魄》、《國家責任》之后,其“家國三部曲”之第三部。人民出版社的推薦語如此寫道:“筆指人性金字塔之巔,追溯中國知識分子靈魂之旅。更恢弘,更細膩,更感人!”(張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