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市蒼梧小學劉傳英
尊重別人,是智慧與禮貌的表現。如果人人在言行中能盡量多的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會更利于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讓班集體產生極大的凝聚力。
“劉老師,小郭和小祁打起來了。”周四大課間,我一如既往地帶著孩子們在操場上活動。突然一位同學氣喘吁吁地跑來告狀。只見兩人情緒激動,互相抓住衣服,像暴怒的獅子扭打在一起。隨著一聲老師來了,兩人不情愿地松開了手。旁邊同學的你一言我一語,我了解到他們是因為起外號鬧矛盾了。仔細詢問兩人,逐步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弄清楚了。小郭說因為他很胖,小祁平常總愛取笑他,還給他起了個“豪豬”的外號。今天踢球時,小祁大喊他綽號,太沒面子,傷他的自尊心,就跟小祁爭執起來。我不動聲色地問小祁:你叫他綽號,是怎么想的?""好玩唄。”“可是被喊的同學心里有多難受你知道嗎?換位思考一下。”小郭訴說自己的苦惱,說著說著眼圈都紅了。小祁慚愧地低下了頭。我拍拍小郭的肩膀“我理解你的感受,老師也曾被人取難聽的外號,也這樣難受過。遇到問題,需要解決對策,別人叫你綽號,你應該勇敢地告訴對方你并不喜歡這個綽號,請對方稱呼你的名字。而不是用武力解決。”一番換位思考,充分發揮共情力量,拉近師生距離、打開孩子心扉,兩人握手言和。
課間大家交流說班級有同學就喜歡給他人起綽號,私底下亂喊。針對這種現象,班委會積極籌劃,周一以“文明好少年”為主題召開班隊會。同學們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不斷思想碰撞,小品、快板、演講等的展示,讓大家一會捧腹大笑,一會熱烈討論。起綽號傷害同學的真實案例警示,讓同學們陷入了沉思。特別是模仿水滸英雄給老師、同學起綽號,大家紛紛開動腦筋,表達內心的尊敬、贊美。最可喜的是因為綽號發生沖突的小郭和小祁,竟然也合作說起了相聲《起外號》,孩子們的情感和觀念在一個個活動中被暗示和影響,大家認識到可以把有趣、有意義的綽號叫起來。遠離那些不尊重人的、具有侮辱性、諷刺性的、貶低人的,令人惱怒的綽號。一場由“綽號”引發的風波就此結束了,班上再也沒有聽到讓人討厭的綽號。只要積極引導,孩子們一定會有令人欣喜的改變。
?
不被同學接納、被叫難聽的綽號、和同學發生沖突等都是孩子在社交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這些看來微不足道的問題可能是孩子很難應對的挫折,甚至是時刻會發生的校園欺凌,教師一定要做好孩子前進道路的守護者,耐心指導和幫助學生,及時疏導排解情緒,化消極為積極,化不利為有利,肯定和鼓勵他們,學會解決人際關系中的實際問題。一個被傳遞積極態度的人,一定會陽光上進,更有信心地面對未來!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梁紅燕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