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幫助學生發現自身潛力,培養學生學科興趣,拓展學生視野,提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為將來的專業學習和職業選擇奠定基礎。7月23日下午,南京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中學生學習營暨新海實驗中學“日新”理科思維訓練營走進南京大學研學活動于南京大學鼓樓校區科技館一樓報告廳正式開營。
開營儀式主持由南京大學終身教育學院副院長錢艷擔任,南京大學匡亞明學院書記、院長王駿教授出席儀式,新海實驗中學校長董大溧帶領新海實驗中學近400名師生參與本次活動。
在觀看了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專題片后,王駿教授上臺致辭,提出了“什么是南大?”的問題,啟發同學們思考,期盼同學們能在本次研學活動中感受未來成長的方向。
董大溧校長希望同學們能把自己的身與心沉浸在南京大學的一草一木之間,感南大文化之魅力,思南大獨立之精神,悟我們自己求學之大道。
南京大學哲學系優秀學生代表雷雪,她期望大家用心感受南大的底蘊,觸摸南大知識殿堂的不朽印記,追尋學海生涯的領航之光。
新海實驗中學張釘瑞同學作為學生代表上臺發言,他呼吁同學們充分的利用本次研學活動,增長知識,鍛煉意志,豐富閱歷,展現了新海學子的傲人風采。
隨后,王駿教授、董大溧校長為張釘瑞同學授營旗。
開營儀式結束后,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理學博士陳鵬飛用風趣幽默的語言為營員們帶來“太陽爆發想象及其對人類的影響”的主題講座。同學們聚精會神地聆聽,踴躍回答問題,展現了對天文的濃厚興趣。
南京大學哲學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雷雪作為南大優秀學子代表,從學習科研、學生工作、學習經驗等方面進行了學習經驗分享會,同學們對自己感興趣的方面積極提問,收獲滿滿。
南京大學學科教學(物理)教師馬冠中向同學們講授了專題研究性任務發布及研究方法,以多個實驗為例,告訴學生科學家的實驗方案不一定是完美的,同學們感受到了科研實踐的不易。
24日,參營學子們走進南京大學仙林校區,于充滿歷史韻味與設計美感的校園中,探尋品牌專業,樹立學業夢想。孩子們來到南大校史館,詳細了解南京大學歷史沿革、建設發展和近年來教學科研成果,感受源遠流長的南雍底蘊,觸摸舊時光里的不老傳奇,讀懂南大人的精氣神。
南大的電子信息技術學院,被授予“南京大學平臺建設突出貢獻獎”,孩子們在這里聆聽了生動有趣的課堂,并動手體驗了基礎電子信息技術的神奇和趣味。
生命科學學院起源于1914年成立的金陵大學農科與秉志先生等先賢于1921年創立的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暨國立東南大學)生物系,是中國大學第一個生物系,也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生命科學研究與教學機構之一。在寬敞明亮的展覽室里,大家目光炯炯,興致盎然地跟隨老師一一認識展覽臺上栩栩如生的人體結構模型,積極主動地探索生命科學的真諦。
面對無限的未來,我們會到想什么?在座無虛席的報告廳里,孩子們在專家的循循善誘下,踴躍地展示自己的夢想、對工作的理解等,在導師的專業引領之中,進一步明悉自己的生涯規劃,繪制個人夢想藍圖。
三次被學生評為南京大學“我最喜愛的老師”的朱亞文教授,用通俗有趣的語言引導大家學習生命的基本需求,進一步領悟生命維系的要義?,F場沉浸在在一陣明朗的歡笑聲中。
在活動室里,新海學子們的蓬勃創造力和敏捷思維在這里得到充分展示,他們根據老師布置的研究性任務,以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彰顯積極探索、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用個人之資和團結之力開啟研究性學習之路!
新海有夢,星聚南雍,朝晨于仙林縱覽南雍古今底蘊悠長,暮午在鼓樓聆聽生命之音以期無限未來。在專業的老師引領下,參營的孩子們通過講座課堂、社會實踐等多種途徑充分學習和感受南京大學的優秀文化與專業知識,接下來他們還將繼續探索追尋,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學習,感受校園課堂之外的知識魅力,促進綜合素養全面發展。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梁紅燕
來源: 蒼梧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