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清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的詩句在鹽場有了新的注腳。當春風裹著細雨掠過徐圩大地,沉睡一冬的鹽場便悄然蘇醒。雨絲浸潤著皸裂的鹽堿地,填滿干涸的河床,連空氣里都浮動著濕潤的咸香。
這春雨是鹽工心頭的甘霖。驚蟄的雷聲尚未消散,老鹽工們已披著蓑衣走向灘涂。他們弓著腰收集鹽池格塊間的淋板水,將泛著晶光的鹵水引向沉淀池。經歷寒冬的鹽池板被春雨浸潤后,析出的鹵水濃度更甚,為接下來的曬鹽季積蓄著底氣。鹽場人常說“春雨貴如油”,那些在料峭春寒里彎腰勞作的身影,正是對這句諺語最好的詮釋。
細雨中萬物都在舒展。鹽蒿草抖落塵灰探出新芽,蘆葦蕩里傳出雛鳥的啁啾。最動人的要數鹽工宿舍前的野桃樹,粉白的花苞像綴滿枝頭的珍珠,性子急的已綻成朵朵紅云,襯著灰蒙蒙的天色,倒像是誰在天地間揮毫點染的朱砂。
春雨也是勞動的號角。遠遠望去,灘涂上躍動著草帽與雨披的斑斕。有人在搶蓋塑料布,凍紅的手指在絞關繩索間翻飛;有人把苫布四角壓上鹽塊,雨水順著斗笠淌成珠簾。他們的鞋陷在泥濘里,工裝浸透春寒,卻始終保持著與雨滴賽跑的節奏———這些浸透汗水的畫面,本就是鹽場最動人的春景圖。
如今的鹽場又添新景。穿橙色工裝的保潔員沿路撿拾雜物,他們的長柄夾在雨幕中起起落落,仿佛在演奏春日的琴弦。市政工人蹲在坑洼處填補瀝青,蒸騰的熱氣與冷雨相遇,氤氳成朦朧的霧靄。新城大道上,載滿設備的卡車碾過水洼,濺起的水花里映著遠處正在升起的腳手架。
春雨依舊年復一年飄灑,鹽場的故事卻在續寫新的篇章。當海風裹挾著濕潤的咸味掠過灘涂,我們仿佛聽見古老鹽田與新城的對話,聽見春潮在鹽工皺紋里流淌的聲音。這細密的雨絲,正把希望織進每一寸土地。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朱蕓玫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