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坤
小區(qū)里的桂花開了,在樓上就隱隱約約地嗅到一股股淡淡的香氣。都說八月桂花香,的確如此。
老家院子里也有一株桂花樹。粗黑健壯的樹干,墨綠色的樹枝,粗糙的樹皮,樹干上有一點一點黑斑和一卷一卷的花紋。桂花樹冠蔥綠,葉子一年四季翠綠油亮,層層疊疊,舒展著勃勃生機。
每年八月,桂花香飄院落。每一個枝丫都綴滿了香噴噴的金黃色花朵,一朵朵桂花就像一粒粒小米,花小而緊密,嬌巧而別致,淡然婉約而靜謐。一團團、一串串、一簇簇的桂花宛若繁星,嬌羞地躲藏在枝葉間,默默地綻放在秋陽下,金色、銀色、白色的花瀑點綴著紅葉嬌艷的季節(jié),讓人目不暇接。
桂花香沁人心脾,又在芳香中帶有一絲甜意,使人久聞不厭。每次路過桂花樹,我都會駐足欣賞一番,深深地嗅上幾口,使勁張大口想把香氣咽進腹中,希望這久違的氣息一直停留在我的身畔。
這株桂花樹,是我少年時代的底片,能沖洗出許多童年的故事。
每年八月,我都會尋香來到桂花樹下仰起頭望著花開。當繁花滿樹,我沐浴著清雅的香氣,心里默念起李清照的詩句,“暗淡輕黃體性柔,性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用心去讀懂那一樹碧綠如海、一樹燦燦金黃。
記憶里最愛母親的桂花餅。晨光熹微,母親已經(jīng)開始忙碌起來了。她站在凳子上,細長的手指在桂花叢間穿梭,輕輕一捏,桂花便跌落在母親的掌中,帶著瑩瑩露水的桂花在母親手心流動著光彩。
我們摘桂花就粗暴了許多,我們都是爬到樹上去摘,用竹竿去敲,抓住一枝用手一擼到底,或者干脆使勁去搖樹干,為了摘到心儀的桂花,我們絞盡腦汁。往往一場桂花雨后,樹干上的桂花就所剩無幾了。
桂花、面粉、牛奶和雞蛋充分揉勻,母親的動作很輕,生怕弄疼了桂花。母親把面團搟成薄薄的一片,放入熱油中炸至兩面金黃。炸好的桂花餅金黃酥脆,一口咬下去,滿嘴濃濃的奶油香味帶著淡淡的桂花清香,吃起來無比香、酥、甜。吃的時候,我們都舍不得張口,生怕張嘴的瞬間香味溜了出來。
最憶母親的桂花糕。母親把發(fā)好的面、熟糯米、桂花、花生油在石臼里搗成團,放蒸籠里蒸20分鐘,這時整個廚房都氤氳著桂花香氣。熱氣還沒有完全散盡,桂花糕已經(jīng)進了我們的肚子。
母親的桂花糕甜糯、層次感強,有面粉的香,還有糯米的甜,尤其是有了桂花香的加持,簡直是人間美味。夜晚倚坐在桂花樹下,天空星星點燈,耳邊秋蟲低吟,桂花樹葉在風中呢喃,捧著母親的桂花糕,我們感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母親還會把曬干的桂花泡茶喝。泡好的桂花茶,香氣盈盈,茶杯里桂花飄香,養(yǎng)眼又好喝,令人回味無窮。
前幾天,在老家院落里再次走近那株桂花樹,霎時間一股濃郁的香氣迎面撲來,把我籠罩其中,似乎我也生根發(fā)芽,長成了一株桂花樹。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朱蕓玫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