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劉學青 侍常婷)“感謝民警,感謝政府,幫助我們吸毒人員重新回歸社會。”近日,灌云縣伊山鎮居民孫某通過社區戒毒,成功戒掉毒癮,并在社區民警的幫助下找到工作,孫某感激不已。
近年來,灌云縣公安局在持續嚴厲打擊毒品違法犯罪的同時,先后設立了13個社區戒毒工作站,選聘專職社工17名,兼職社工34名,抓實“報到”“管控”“幫扶”三個環節,細化舉措,切實提升社區戒毒執行率、改好率,伊山鎮社區戒毒工作站被評為全省社區戒毒康復工作示范點。
該局牢牢抓住本地源頭和網上巡查“兩條線”,著力解決社區戒毒人員報到環節“斷鏈”問題。對于本地裁決的社區戒毒人員,禁毒民警提前與其接觸,建立信任關系,簽訂《社區戒毒協議書》,并根據實際情況,在社區戒毒人員拘留期滿當天將其接至工作站報到;對于外地裁決的社區戒毒人員,由禁毒民警每天在信息系統中進行巡查,一旦發現有新社區戒毒人員信息,便提示社區民警立即主動與其聯系,查明其實際居住地址后,及時聯系居住地工作站登記建卡,并通知其按時報到。
該局堅持對社區戒毒人員實行三級分類管理。對于主動定期到工作站接受尿檢的社區戒毒人員,采取“幫扶為主,管控為輔”的管理模式。因在外務工無法及時到工作站尿檢的社區戒毒人員,工作站社工及時與戶籍地派出所溝通,由戶籍地社區民警發函委托當事人實際居住地派出所進行戒毒監督、定期尿檢;對于接到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接受尿檢或故意拖延尿檢時間的戒毒對象,社工與社區民警互通信息、聯手管控,采取“管控為主、適時打擊”的管理模式,由社工配合社區民警逐一上門家訪,動員家庭成員督促社區戒毒人員按時報到、尿檢;三次以上故意逃避尿檢人員,或是外出不報告、通訊不暢通甚至拒接電話“玩失蹤”的異常對象,派出所民警將對其強制尿檢后依法查處。
該局落實人性化、親情化、實效化幫教措施,以案釋法、真心幫扶、教育感化。2018年,社區戒毒人員復吸率同比下降15%,幫教改好率達62%。精心設計談心室、檢驗室布局,營造溫馨的、人性化的幫教感化環境。對新上崗的社工都要開展為期一周的社區戒毒工作崗前培訓,每季度都邀請專業心理咨詢師對全縣社工進行心理輔導和業務訓練,提升社工社區戒毒工作能力。為做好女性吸毒人員的社區戒毒工作,每個工作站專門招聘1名女性社工,方便與女性吸毒人員溝通交流和幫扶。在談心方式上,將以往“說教式”改為“拉家常式”的面對面交談,用家人般的暖心教育感化吸毒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