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近年來,灌云縣侍莊街道食安辦針對農村家庭集體聚餐普遍的現象,提升監管水平,保障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
強化食品安全知識培訓。首先從宣傳抓起,由各村食品安全信息員走村入戶宣傳食品安全法規和常識。其次,對村級食品安全信息員開展針對性培訓,從農村自辦宴席的加工場地衛生條件、食品原材料采購索證索票、出示健康證、用水衛生、是否采購了過期變質或三無產品等內容進行模擬現場檢查,提高信息員實戰水平。另外對農村聚餐廚師進行法規培訓,提高遵法從規的自覺性。
建立網格化管理體系。以各村為單位,每村確定一名食品安全信息員,明確界定崗位職責。推廣落實農村集體聚餐備案制度,聚餐農戶提前3天與村食品安全信息員申請備案,在備案表上注明聚餐時間、地點、參加人數、聚餐廚師、聚餐服務人員的健康證明等,再由村食品安全信息員及時將備案表報送街道食安辦,街道食安辦根據備案內容適時安排衛生人員和監管人員進行現場監管。目前,侍莊街道農村聚餐50人以上就必須提前24小時向村食品安全信息員申報,今年以來,街道食安辦已經備案162起聚餐申報。
加強廚師登記備案管理。對在農村集體聚餐活動中的廚師要求持證上崗,各村對轄區內的從業廚師進行建檔立卡并報送街道食安辦備案。對從事聚餐活動的廚師,街道食安辦還組織他們參加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只有取得健康證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合格證方可上崗。
抓好食物中毒防控。街道食安辦舉辦了多期鄉村廚師、農村聚餐從業人員食品衛生知識培訓,講解飲食衛生餐具消毒、食品加工要求及防止食物中毒等相關知識,參培率達百分之百。通過培訓及備案后現場指導,農村集體聚餐的衛生狀況得到明顯的改善,有效防范了食源性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