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2021年12月28日 10:00
地 點:連云港發布新聞發布廳
主持人:市工信局中小企業處處長 任加庚
發布人: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席世戰
發布議題:介紹助推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有關情況
任加庚: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大家對我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今天我們在連云港新聞發布廳舉辦 “助推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市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現在,我介紹一下參加本次發布會的人員: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席世戰,我是市工信局中小企業處處長任加庚。
今天的發布會共有兩項議程:一是請市工信局席世戰副局長介紹我市推動“專精特新”發展情況,二是請記者朋友們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
首先,請市工信局席世戰副局長介紹一下我市推動“專精特新”發展情況。
席世戰:好的。首先我來介紹一下什么是“專精特新”發展。“專精特新”指的是中小企業企業專注于細分市場,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的道路。從產業鏈位置上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屬于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關鍵節點,具有創新實力較強、配套能力突出、聯結地位重要等突出特點,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近年來,國家、省市高度重視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今年7月27日,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進行了在線致辭。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加快解決“卡脖子”難題,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可見,從國家層面,“專精特新”已成為國家戰略議題。
近10年來,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作用舉足輕重。國家從2013年起提出要重視抓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重視培養單項冠軍企業,為專精特新企業設立了更高的標準。制造強國戰略提出要抓強基工程,專精特新企業是其中重要一環。到目前為止,我國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三批,共計4762家,同時認定發布了6批單項冠軍企業,共計854家。我們江蘇省從2012年開始培育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截止目前,已培育認定1374個。根據我們對這些企業的梳理和分析發現,這些企業成長性好、行業地位高、技術領先,有的實現了跨代超越,替代了進口,有的已經進入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成為行業領軍企業或者標桿企業,在重點產業集群和產業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我市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重點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十三五”期間,我市印發《加快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行動計劃(2016-2020年)》,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小巨人企業的培育,同時,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連發﹝2019﹞23號),針對獲得國家、省、市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的企業出臺更加具體化扶持措施。2020年,全市兌現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勵資金600萬元。今年,我市又印發了《連云港市重點企業高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落實方案(2021-2023)》(連委辦發〔2021〕44 號),明確未來三年培育目標和工作措施,在全市形成了重視和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良好氛圍。
市工信局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圍繞“工業立市、產業強市”戰略,持續推動中小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化”發展。主要做法:一是構建企業培育庫。充分利用省“千企升級”培育平臺,我們按照統一的標準,精準摸排企業,將擁有核心技術、成長性好、創新能力強、產品服務特色化明顯的中小企業全部納入培育庫,實行動態管理和運行監測,截至目前,培育庫已梳理上報212家企業;二是設計成長路徑圖。以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認定評價指標為指引,高起點設定重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最終成長目標,在具體培育過程中分別以市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評價指標為指引,引導企業分年度制定成長路線圖,確定企業整體成長方向,分梯次鼓勵引導培育庫企業發展壯大。三是制定精準服務表。針對專精特新企業申報及培育的特定要求,通過面對面問診解讀、全方位政策宣傳、精心開展系列活動等,多形式、多層次給予精準扶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產品)4個、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29個、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產品)193個。
今年,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工作已結束,省級和市級專精特新小巨人正在公示,歡迎廣大企業家朋友積極對照標準做好明年申報準備。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市重點企業高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推進落實方案(2021-2023)》要求,主動作為、真抓實干、優化服務,不斷加大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培育力度,推動全市工業經濟健康高質發展。
任加庚:下面,記者朋友們可以就感興趣的問題提問。提問前,請先報一下所代表的媒體。
記者:您好,請問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申報主要關注哪些指標?
任加庚:好,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國家、省和市的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標準是從企業的產品質量、創新能力、經營能力、發展潛力、市場占有率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評定,每年根據申報情況進行擇優認定。例如,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一般要求從事相關業務領域的時間達到10年以上,或從事新產品生產經營的時間達到3年或以上,以及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前3位等;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一般要求上一年度企業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70%以上,并且市場占有率至少位于全省前3位等;省級科技小巨人要求近3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10%以上或平均營業利潤率10%以上,上年度研究開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重不低于3%,并且主導產品(服務)市場占有率位居國內同行業前五位或進入龍頭企業供應鏈體系等。同時,國家和省層面更加關注企業是否列入工業“四基”發展目錄,是否屬于填補國內空白,是否解決卡脖子難題,是否屬于重點產業鏈集群等情況,指標比較細,如果企業家朋友有申報意愿可以關注市工信局網站或直接咨詢市工信局中小企業處。
記者:您好,請問,針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省、市有哪些扶持政策?
任加庚: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國家、省、市每年針對“專精特新”的扶持政策會根據每年的實際情況作出適當的調整。一是國家層面,今年中央財政資金拿出100億元,分三批專門用于扶持已獲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符合條件的企業每家連續三年每年可獲批200萬元左右的資金扶持。二是省級層面,對于符合條件的2020年新認定的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按不超過項目綜合投入的20%予以補助,最高不超過500萬元。三是市級層面,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對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分別給予 100 萬元獎勵;獲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的,獎勵 50 萬元;獲得省“專精特新”產品的,給予 10 萬元/個的獎勵;獲得市級科技小巨人企業的,獎勵 20萬元;被認定為市“專精特新”產品的,給予 5 萬元/個的獎勵。
任加庚:記者朋友們,“專精特新”工作是國家、省市推進工業企業高質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也是企業能夠長盛不衰的必由之路。希望廣大新聞媒體積極參與,集思廣益,加大宣傳力度,優化營商環境,開創我市“后發先至”新境界。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開到這里。謝謝大家!
總值班: 陳剛 曹銀生 編輯: 劉昆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