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間:2021年12月15日 9:00
地 點:連云港發布新聞發布廳
主持人: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程作龍
發布人: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蔣應柏
連云港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 李青春
發布議題:介紹《連云港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相關情況
程作龍:各位來賓,媒體界的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我們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召開新聞發布會,將向社會各界發布《連云港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相關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今天,出席發布會的同志有:連云港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蔣應柏,連云港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李青春,連云港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程作龍,也就是我本人,今天新聞發布會由我主持。
在此,對各位媒體記者朋友的光臨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有兩項議程:一是請蔣應柏同志介紹《條例》相關情況;二是請李青春同志答記者問。
首先,進行第一項議程,請蔣應柏同志介紹《條例》相關情況。
蔣應柏: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連云港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已由連云港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八次會議于2021年8月31日通過,經江蘇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于2021年9月29日批準,將于2022年4月1日起施行。下面,我將就有關情況向新聞界的朋友們作詳細介紹。
一、立法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城市規模擴大,生活垃圾產生量不斷增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類制度覆蓋范圍”。2020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規定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并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設區的市、自治州盡快制定生活垃圾具體管理辦法。截至目前,全市每日生活垃圾清運量接近3300噸,全年生活垃圾產生量超過120萬噸,給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很大壓力,迫切需要通過立法來規范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目前,我市有560個小區已實現垃圾分類收集設施全覆蓋,配備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廚廢棄物垃圾分類運輸專運車62輛、設置收運線路40余條。有152個小區達到省級垃圾分類達標小區標準。隨著東海縣、贛榆區生活垃圾焚燒廠投運,全市每日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達到4600噸,成為全省第6個實現“全量焚燒、填埋保障”處理格局的城市。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二期擴建工程年內完工,日處理能力提升至250噸,保障市區餐廚廢棄物日產日清。我市還將在循環經濟產業園新建廚余垃圾集中處理設施,2023年建成投運,保障廚余垃圾分類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二、起草過程
為高質量完成《條例》起草工作,市城管局按照市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安排,采取專班推進、專題部署、專人對接、專項調研等方式,扎實做好《條例》起草的各項工作。先后實地走訪了解各縣(區)生活垃圾管理現狀,通過調研座談、調查問卷等方式,組織參與調查活動。采取線上傳輸、視頻對話等形式,積極同南京、蘇州、徐州等城市研討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有效方法,學習其先進經驗。經過征求意見、專家論證會、市司法局合法性審查等程序,反復修改完善后,先后通過市政府常務會、市人大常委會和省人大常委會審議。
三、主要內容
《條例》包括總則、規劃建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源頭減量、監督管理、法律責任和附則,共8章50條。
(一)總則部分(第1-10條)。主要包括制定目的和依據、適用范圍、工作原則、分類標準、各級政府和部門職責、科技創新、社會參與激勵等內容。重點明確了生活垃圾的定義,確定了生活垃圾采用四分類標準,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并授權市人民政府制定、調整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和指南的權力。
(二)規劃建設部分(第11-15條)。主要包括環境衛生專項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分類設施建設標準的制定,分類設施建設、改造、更新、保護等內容。明確市、縣(區)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編制環境衛生專業規劃;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環境衛生專業規劃,制定分類設施的年度建設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三)分類投放部分(第16-24條)。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是整個分類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實行分類收運、處理的基礎。主要包括收費制度,管理責任人的確定及其義務,定時定點集中投放制度,大件垃圾、裝修垃圾、綠化作業垃圾等垃圾大分流的投放要求,重大活動和突發事件垃圾分類的應急處理,分類指導員聘請等內容。
(四)分類收集、運輸、處理部分(第25-31條)。針對分類收集運輸主體多樣、存在混收混運現象等問題,規范了分類收集、運輸行為,主要包括收集、運輸、處理的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生態環境補償等內容。
(五)源頭減量部分(第32-38條)。源頭減量是生活垃圾綜合治理的關鍵內容,也是當前推進生活垃圾全過程管理的薄弱環節和難點問題。主要包括源頭減量的工作機制、政策措施的制定,國有單位示范要求,一次性用品使用限制,低值可回收物的回收保障,產品包裝、物流行業、餐飲業、農副產品垃圾減量等內容。
(六)監督管理部分(第39-42條)。為切實保障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實效,細化了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通過建立社會監督員、信用管理、評優評先、舉報和投訴制度,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七)法律責任部分(第43-48條)。為督促、引導相關主體嚴格遵守法定義務,對不按規定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的行為,充分發揮教育、引導和懲戒的作用,在不違反上位法和新行政處罰法的基礎上,設定了相應的處罰措施及幅度。同時,還設定了人性化的懲戒措施,對自愿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社區服務活動的個人,可以不予處罰。
(八)附則部分(第49-50條)。明確了生活垃圾分類設施的定義、餐廚垃圾的管理和《條例》施行時間。
下一步,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加強與全市各部門,特別是新聞媒體的協調合作,科學研判工作形勢,精準落實法律責任,切實抓好《條例》的貫徹落實工作,全力推進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持續擴大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度,讓垃圾分類工作真正成為新時尚。
謝謝大家。
程作龍:謝謝蔣應柏同志的介紹。接下來把時間交給記者朋友們,請大家有序提問,提問前,請先報一下所代表的媒體。
記者:請問,《條例》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如何規定的?
李青春:《條例》主要作出以下規定:
一是明確生活垃圾分類標準。條例采用了四分類標準,即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類。為便于因地制宜實施管理,條例規定了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和指南。
二是規范環境衛生專項規劃編制。將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標準納入建設項目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指標,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明確了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改建、補建、改造的責任主體。
三是建立管理責任人制度。條例建立了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確定各責任區的管理責任人,明確管理責任人的義務和責任。
四是加強收、運、處過程監管。條例規定了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理單位的技術標準、行業規范和操作規程,對生活垃圾不符合分類標準的,可以要求重新分類,未進行重新分類的,可以拒絕接收。
記者:請問,《條例》中有哪些規定是用來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實的?
程作龍:一是突出分類管理可操作性。條例規定,管理責任人可以設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宣傳員、指導員、督導員,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指導開展分類投放。建立獎補機制,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履行住宅區內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建立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工作機制,倡導循環經濟,實行綠色辦公,避免過度包裝等。
二是明確分類管理宣傳責任。條例注重加強垃圾分類的宣傳力度,提高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率,使居民認識到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及如何正確分類。規定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利用圖書館、公園、廣場等公共教育活動場所,建設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科普教育培訓基地和宣教體驗中心,配置模擬垃圾分類投放教學設施,培養公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意識和投放習慣。
三是科學設定處罰條款。根據地方性法規的立法權限以及新行政處罰法的規則要求,條例重點對投放人未按規定投放生活垃圾,管理責任人、運輸和處理單位未履行法定義務等上位法未作規定的行為,新設了行政處罰和管理措施。條例同時規定,應當受到罰款處罰的個人,經教育、勸誡后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并自愿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社區服務活動的,可以不予處罰,鼓勵、引導社會公眾主動參與和支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
程作龍:實行垃圾分類,是改善生活環境、節約使用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條例》的出臺實施,為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實現長效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在此,我們衷心希望全市人民和廣大媒體朋友深入關注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積極參與和宣傳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的先進典型,和我們一起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持續深入推進,為全市人民營造一個干凈整潔、生態宜居的人居環境。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感謝各位對本次新聞發布會的關注,謝謝大家。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劉昆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