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優良的工作作風,是干事創業的重要保障。
春節之后上班第一天,全市各地各部門惜時如金,以嶄新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凝神聚力謀發展。?
■ 安全生產 車間里的“幸福墻”
?
2月18日,連云區華樂合金精煉廠來自各地的員工陸續返廠上班。和其他廠不同的是,新員工們帶著春節剛拍的全家福,開心地放進車間班組設置的“幸福墻”上。
“看到照片,就仿佛看到每次出門前媽媽在叮囑我一定要‘注意安全,平安歸家’一樣。這個照片墻不僅溫馨,也時刻提醒著我們,安全第一。”員工小宋說。
華樂合金車間的“幸福墻”其實是我們家庭里常見的一種“照片墻”,用于懸掛企業員工的家庭合影。在華樂,這樣的“幸福墻”出現在職工的休息室、重要步驟的操作間等不同場所。設置“幸福墻”的初衷,是為了緩解員工對于家人的思念之情。據了解,該企業中有一半以上的員工來自省外,常年和家人分居兩地,通過設置“幸福墻”,員工們可以在工作的間隙抬頭看看家人。
眾所周知,合金冶煉的技術要求很高,稍不留意不僅會導致工序失敗,也容易引發安全生產事故。“金屬冶煉靠的是火、是高溫,所有高溫、涉電以及高空等作業都必須注重安全第一。”車間負責人李漁說,以往,大家采用的都是比較生硬的方法進行安全知識普及,時間久了,員工們難免產生抵觸心理。如何做到在溫馨柔情之中提升員工們的安全防護意識,就考驗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了。“我們從2020年春節年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幸福墻’的概念,并陸續在各廠車間推廣,到去年5月就已經普及了。”廠區安全生產總監林東說,這樣的舉措一推廣,不僅受到了大家的高度歡迎,也在企業安全生產實踐中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如今,華樂合金各廠區車間的“幸福墻”在不斷壯大。這不,去年剛引進的新員工今年春節回家的時候紛紛拍起了全家福,只為了回廠上班時能夠將自己家人的照片貼在這里,同時也提醒著自己:平安、責任關系自己、關系全家、關系企業、關系全社會。
■ 研發創新 印染廠的新鮮事
?
“我們今年計劃完成綠色工廠認證。”昨天,在灌云經濟開發區高端紡織產業園的新立成紡織科技公司廠房內,連云港鷹游新立成紡織董事長周恒香說起了一件新鮮事。
眾所周知,紡織服裝行業是全球耗水量第二大的行業,生產一件棉襯衫需要2700升水,生產一條牛仔褲需要7500升水。這樣的一個行業龍頭企業宣稱要打造綠色工廠,它的底氣何在?
在周恒香的帶領下,筆者走進了該企業一期工廠。同傳統紡織印染企業不同,整個廠房空氣清新,只有纖維加熱的清香,看不到一絲水跡。白色的胚布從閃染生產線的一頭送入,被巨大的生產線牽扯向前,以每分鐘65米的速度滾動向前。突然,白色胚布變成了鵝黃色。周恒香解釋說:“這就是我們獨家專利技術———紡織品閃染技術。”
如此神奇的事情是如何發生的呢?原來技術人員利用的是絨類之物可以高溫瞬間染色的原理,通過對染液的配方和染位電器控制系統的巧妙設計,實現了織物均勻印染。更為神奇的是,因為整個印染過程無需水洗、加柔,避免了大規模水資源的使用,有效地降低能耗,減少了污染。根據測算,依靠該技術,新立成紡織一年可節約用水450萬噸。
“這個技術就是行業呼喚許久的‘無水印染’。”該公司技術部副總工程師張桂珍的語氣中透著自豪,“這套技術和設備,全部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可以說,這是印染行業的一個革命,對環保同樣意義重大。”
無水印染是全世界印染行業夢寐以求的目標,從上世紀末開始,各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攻關,卻一直沒有研究出能夠量化生產的路子。張桂珍說:“我們的研發團隊以滌綸織物高溫瞬間染色原理為突破口,不斷改進完善熱熔染色工藝,同時打破傳統思維,從染化料著手,尋找不需要添加大量助劑的染料,解決了水洗的問題。”
新立成紡織的綠色工廠之夢不僅有無水印染技術,他們還加快了智能工程建設,希望通過智能化讓紡織行業煥發新的生機。
?
■ 農業發展 大棚里的茶話會
“一年之計在于春,今天在這里開個‘智囊會’,議一議村里新年新打算,說道說道產業發展、民生實事,希望大家開動腦筋,暢所欲言,獻計獻策……”
2月18日,節后上班的第一天,東海縣雙店鎮三鋪村黨總支書記郝大寶召集村干部、黨員示范戶和村民代表走進智能溫室大棚和香水百合冷藏庫,現場召開新春茶話會。
“我們村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從經濟薄弱村變成全市農業戰線的‘紅旗村’。”村黨總支副書記楊東首先發言,“今年市縣加快發展高效設施農業,我們決不能滿足眼前的成就,要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加快鮮切花產業規模擴張,為‘十四五’發展開好頭、起好步。”
“是啊,鮮花種植技術要求高,市場風險大,這就需要我們多多提供技術支持,主動聯絡信貸部門資金支持,讓村民吃下‘定心丸’。”村會計、黨員李沈陽接過話茬,說到了發展的要害處,贏得了大伙的贊許。
“鮮花產業發展了,引來鄉村采摘觀光游,新農村建設面子工程不能滯后,高效農業設施配套要跟上。”
“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外出打工返鄉創業的年輕人回來了,應經常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建設富裕文明的小康示范村。”
……
“大伙所想所盼的,就是村兩委要做要辦的,我們將通盤考慮,一一梳理加以落實。順便告訴大伙幾個好消息:今年村里規劃新擴鮮切花種植面積300畝,配套鋪設大棚基地水泥路1500米,新修灌溉水渠1000米;爭取資金對村前2100米臭水溝進行徹底整治改造;開發食用花餅項目,開通市區至三鋪鮮花基地的鄉村采摘游專線,只要大家齊心努力,三鋪村‘花樣’的生活越來越艷麗!”郝大寶越說越高興。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大棚里的茶話會,變成了發展的“鼓氣會”和解放思想的“風暴會”,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一上午的時間過去了,大家通過說、議、聽、看,升騰起滿滿的發展信心和勇氣。
?
■ 基礎設施 工地里的熱鬧勁
室內管理人員正在召開項目推進例會,室外超大基坑內眾多工人在實施樁頭灌芯,多臺塔吊在施工現場揮動著巨臂。昨日,市大浦工業區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項目施工現場格外火熱,100多名工人正緊張地工作。春節期間,大多數工程項目都暫停施工,由市城建控股集團權屬企業市政公用公司負責的這項工程卻按下了“快進鍵”。
9時許,筆者來到位于海州丁字路附近的項目施工現場,但見項目中央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基坑內分外忙碌,不管是其西南區密集的鋼筋與支架之間,還是布滿管樁的基坑東區,都有眾多工人在忙碌。塔吊將混凝土送達預定區域,數名工人隨即往不同管樁處分攤。大家分工十分明確,現場工人配合默契。
“我來自邳州,今年過年都沒回老家。項目工期緊,咱們工人一直在這里加班。”35歲的張琳告訴筆者,“春節正值基坑澆注混凝土,最忙的時候,機器24小時都不停!”
“混凝土澆注是特殊施工,必須保證其連續性。”項目現場負責人伏燕平說。項目是去年10月下旬開工的,這個基坑是酸化池、生化池、二沉池所在地,基坑內共打樁1776根。為了保障節日期間正常施工,項目部提前備足施工所需的人力、材料和機械,確保施工措施到位、項目監管到位。項目部還為一線工人送去節日祝福,為留連過年的他們解除后顧之憂,增強了其歸屬感,也保證了項目施工新年新氣象、干活有力量。
與基坑相鄰的是子項目細格柵施工,目前其主體已完工,有施工人員正加緊后期施工。基坑東側有數名工人忙于小型配電室的建設,每個施工單元都緊張有序。
據了解,該項目是全市重點民生工程之一,項目占地約40畝,總投資2.4億元,包括新建5.2萬噸/日處理設施和對現狀污水廠的提標改造,項目建成后總處理規模達到10萬噸/日。目前,項目已完成投資1.1億元,正在主體工程施工,并完成部分輔助設備的安裝。
?
■ 助企發展 送服務的“店小二”
?
“假期過后復工第一天,就收到了園區發來的親切問候,詢問企業生產過程中有沒有什么困難需要幫助。”昨天,上班第一天,位于海州工業園的天明機械氨綸紡絲卷繞機生產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場面,天明機械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可以開足馬力安心生產,離不開海州工業園良好的營商環境,我們對企業做大做強越來越有信心。今年以來,我們快馬加鞭地趕制訂單,2月初公司又收到了452臺雙層卷繞機中標通知書。”
同在海州工業園的連云港飛雁毛毯有限公司車間內也是機器轟鳴,4臺燒爐機同時作業。該公司負責人趙愛民介紹,春節期間,園區提供了必要的作業保障,公司部分員工放棄休息,堅守崗位,加班加點趕訂單。
企業有所呼,政策有所應。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忙生產,海州工業園通過多種途徑向園區企業征集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并逐一明確主要責任人跟蹤辦理,通過實地走訪和電話回訪等形式,按照“換位思考、主動服務、有求必應、無需不擾、結果評價”導向要求,建立企業“發展冊”,實行“店小二式”跟蹤服務,像“剝洋蔥”一樣,做到一項一項整、一件一件辦、一個一個突破。針對各項目,超前謀劃,提前介入,提高效率,努力營造讓企業滿意的營商環境,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和競爭力。
海州工業園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企業不斷增加的生產需求,園區將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提升服務水平,不斷增強營商環境工作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著力實現優化營商環境再提速,以優化營商環境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營造好的營商環境,就是激發生產力和競爭力。”該負責人說,“我們將持續優化政務服務和營商環境,通過繼續推進園區企業培大育強工程,突出抓好規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推動在建項目抓竣工、在手項目抓開工,并將進一步加強企業走訪,掌握企業運行狀況,為園區高質量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
■ 政務服務 朋友圈的猛點贊
?
2月18日,農歷新年首個工作日,贛榆區政務服務中心各項工作迎來“開門紅”。上午9時35分發出新年首張營業執照———連云港世之照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太好了!我們公司拿到了贛榆區牛年首張營業執照,真是給我公司開張討了個好彩頭!”公司法人顏先生開心地說,“放假的時候我就通過經濟審批科的咨詢熱線,了解清楚了審批要件,特意趕在新年首個工作日來辦證,不到一個小時拿到營業執照,特別順利。我得發個朋友圈,讓大家都來點贊贛榆速度,哈哈。”
確實應該點贊。據悉,春節期間,贛榆區政務服務熱線咨詢全程在線,該中心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贛榆發布等媒體發布《贛榆區政務服務中心及各進駐窗口春節放假期間咨詢服務電話》,明確由各進駐窗口負責人及業務骨干為線上值守人員,及時解答企業群眾來電咨詢。期間,贛榆區12345政府公共服務中心發揮“一號答”職能,24小時全程在線解答群眾咨詢,節日期間共計接聽群眾熱線1531件,其中涉及政務服務事項28件。
為了做好“開門紅”工作,該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提前一天到崗,將相關工作部署到位。得益于提前準備和用心服務,首個工作日累計接待來訪群眾839人次,受理辦結各類政務服務事項646件,現場發出營業執照18份、不動產權證書31件,辦結二手房交易14件。
“新的一年里,我們將竭盡全力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贛榆區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建立了重點項目聯系機制,每日跟蹤,每周會辦,容缺受理,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擦亮贛榆“‘榆’快辦”服務品牌。實行“預審+輔導”制度,明確專人導辦,專人跟蹤,升級區、鎮、村三級代辦服務,定期會商會辦,助推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推進“拿地即開工”,推動現場勘驗“四聯合”機制規范運行,實現手續好辦、辦事舒心。
(記者 徐黎一 周瑩 王文 李耀華 王懷詩 李慧)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