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人居環境整治后如何讓村民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東海縣石梁河鎮石梁河村通過黨員干部示范引領,充分調動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自覺性、積極性。環境整治成效顯著,村民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日前,筆者來到石梁河村時,村黨總支書記薛明剛正在指揮村干部修理下水道。另一邊有幾位黨員志愿者帶領10多名村民正忙著搬走屋前亂堆放的柴木。
“這是平時下水道積出來的淤泥,以及生活垃圾,這次大行動就全部清掉,把這里硬化,種上灌木。”薛明剛高興地說,這些工作基本上都是村民主動參與的。
其實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初期,群眾參與度不高,為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薛明剛要求村黨員干部、黨員志愿者以身作則,每天帶頭打掃門前院落和街巷,慢慢影響了大批村民走出家門,自覺行動起來。
“村干部都親自動手去做,我們看到他們那么勤快,也很感動,家家戶戶都行動起來,搞好衛生。”村民謝春香說。現在全村上下掀起了人人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的熱潮,清潔衛生死角,清理堆積物,整治亂搭亂建。不僅村莊道路寬敞了許多、門前屋后整潔了許多,村里還騰出了更多的綠化空間。隨之而來的,還是村民衛生習慣的改變。
“村書記、黨員帶頭每天都會搞衛生,俺們也要做好自己門前門后的衛生,環境干凈了,人自然也舒服了。”老書記孫宜山說,“小朋友在路邊看到垃圾、飲料瓶等,都會用袋子裝好扔到垃圾桶里。”
人居環境好了,受益的是村民。接下來,該村將對薄弱環節進行重點整治,強化各項舉措,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打造干凈靚麗的居住環境。(□ 王文 傅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