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傳部辦公廳發布關于表彰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個人和優秀理論宣講報告、公眾號的決定,我市贛榆區“鄉'理'鄉親”宣講團被授予“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榮譽。
“鄉'理'鄉親”宣講團通過設立“理論網絡主播”、“理”與紅旗有封信、小康有“理”等嶄新載體,以領導專家講播領學、黨員干部視聽自學、黨建專員街巷送學等全新方式,探索了一條“理論轉化、宣講轉型”的新路子。鄉“理”鄉親·理論走基層品牌先后榮獲江蘇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江蘇省社科普及工作創新獎、連云港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人民網、新華網等眾多媒體宣傳報道引發廣泛反響。
探索分眾講播 打造有魅力的“網紅”理論
創新開展鄉“理”鄉親·我想和你講活動,將理論宣講融入基層、貼近群眾成為新“網紅”,讓高深的理論能夠聽得進、弄得懂、用得上,真正為大眾所喜愛。
示范引領,領導干部當“主播”。充分利用“網絡+”平臺,通過“學習強國”、黨員微信群等架起“空中課堂”,先后邀請包括十九大代表、區領導、鎮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在內的120余名黨政負責人,在紅榆傘微信、贛榆電臺“鄉‘理’鄉親”欄目當“主播”,面向農村社區和基層一線宣傳政策理論71期。眾多公交車、出租車駕乘人員表示,經常聽“鄉‘理’鄉親·我想和你講”欄目,感覺好多區領導和單位一把手的聲音很有親和力,非常接地氣,有些內容都能背下來。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學習傳達中央和省市區委相關決策部署要求,做到防疫工作和理論學習“兩不誤”。
互動交流,行家里手做“直播”。吸引黨校講師、法律專家、教師、大學生村官等多行業100多名黨員試水鄉“理”鄉親“直播”理論,將身邊故事、惠民政策等老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我想和你講”“直播”活動進行深入解讀,真正讓先進理論入腦入心。舉辦“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鄉“理”鄉親•我想和你講》大型戶外直播活動,在抗日山烈士陵園、小沙東海戰紀念廣場、青口十八勇士紀念館三地進行網絡直播,重溫歷史,數萬網友通過手機觀看現場直播,共同祭奠為祖國捐軀的英烈,接受革命教育。
“配餐”“點菜”,民間名嘴上“聯播”。邀請市理論沙龍冠軍孫迪等18位民間名嘴、理論達人,以大主題小切口的形式將理論知識轉換為理論微故事、百姓話,錄制成理論講述微音頻,在遠程教育終端等“理論聯播”平臺循環點播,覆蓋全區百萬干部群眾,使黨的理論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立足自我教育 制作有色彩的“視聽”理論
著力搭建鄉“理”鄉親·“理在我身邊”理論宣傳平臺,注重干部群眾自我學習宣傳,在自我教育常態化上下功夫,找準提高理論宣傳效果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創設小康有“理”朋友圈,激發學習熱度。發動村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等100余人分享奔小康的奮斗經歷,邀請鐘佰均、盧干景等30余位專家典型現身說法,用“理”來話小康;邀請海鮮班主任、小貝殼等網紅利用快手、抖音等新媒介,走進百姓家中,用“理”來訪小康,全面展現鎮村發展變化,點擊量超120萬人次;組織23位民間藝人、書法家和廣大學生群體等,分別以書畫春聯、文創作品、手抄報等形式載體,用“理”來繪小康,展現贛榆在步入小康進程中的發展變化、美好圖景,全區共印制20萬份愛心春聯免費發放到農村家庭,將理論知識融入民俗節慶,讓黨的理論悄無聲息走進人民大眾的心坎。
制作“‘理’與紅旗有封信”,提升學習高度。引導黨員干部以“父老鄉親”、“我的祖國”、“最真的自己”為對象書寫“理論來信”70封,其中韓守訓的《“飲水思源”我的家》、姚紹莊的《從受助到助人》分別在《群眾》雜志刊載,“‘理’與紅旗有封信”在紅榆傘微博、微信公眾號、贛榆電臺同步推送,微博、微信公眾號總閱讀量近50萬人次,活動得到廣大干群一致好評。
建立“立體宣講微課堂”,擴大學習維度。邀請市理論沙龍冠軍孫迪等18位民間名嘴、理論達人,以大主題小切口的形式將理論知識轉換為理論微故事、百姓話,錄制成理論講述微音頻,在遠程教育終端等“理論聯播”平臺循環點播,覆蓋全區百萬干部群眾,使黨的理論在潛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堅持寓“理”以情 傳播有溫度的“街巷”理論
深度打造鄉“理”鄉親·理論面對面宣講模式,注重走街串巷與群眾心貼心的理論宣講,在廣大基層傳播有溫度的理論。
深入一線,搭建“街巷”宣講臺。開展鄉“理”鄉親•理論走基層等宣講活動,制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講任務清單,動員107家機關企事業單位120名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帶頭深入農村基層一線講黨課、作報告,帶動普通黨員和一線工作者走上“街巷”宣講臺,在宣講中緊扣主題主線,突出鄉村振興、民生實事等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不照本宣科,運用鄉音、方言、家常話,確保群眾聽得懂、記得牢、能領會。
寓教于樂,組建“鄉音”演出隊。組織15支鄉“理”鄉親農村文藝巡演隊伍,堅持方言特色,創作三句半、快板等形式的理論曲藝作品200余個,讓群眾樂意聽、容易記,開展理論惠民演出20場。厲莊、石橋等鎮結合“鄉情鄉音鄉韻”文藝匯演,將鄉“理”鄉親宣講活動貫穿在鄉村大舞臺的京劇、小品等節目中,在極大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同時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激發人民群眾參與理論宣傳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排憂解難,開設“院落”小講壇。動員1000余名黨員干部與全區463名黨建專員、民情助理一起擔負起宣傳黨的政策的任務,在摸民情解民憂的同時,深入農村群眾、主動對話,在利用好農家課堂等載體的同時,一些民情助理、黨建專員充分發揮微信群、QQ群等作用,積極向外出務工的黨員群眾宣傳宣講,切實擴大覆蓋面和知曉率。共宣講先進理論千余場,受眾10萬余人,解決實際問題5492個。在解決群眾實際問題的互動溝通中形成對黨的政策認同的共識,從而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在不知不覺中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