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大家要保持警惕,戴好口罩……”疫情期間,在海州區新東街道龍尾社區,居民們經常看到身穿紅馬甲的李立光,他一直擔當志愿者,負責龍尾社區一半轄區的消殺工作。
今年58歲的李立光出生在東海縣石榴鄉的一戶農民家庭,現在居住在海州區新東街道龍尾社區。多年來,李立光不僅要照顧生病的妻子、上學的孩子,還一直精心照顧非親非故的癱瘓鄰居李春梅,并經常幫助鄰居們打掃衛生、搬煤氣罐。今年疫情期間,他更是挺身而出,主動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剛到市區的那段時間,由于人生地不熟,沒有人愿意雇傭他,每個月只能賺200多元,生活一度陷入了困境。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市民李瑞慶發現李立光憨厚老實,就請他到家里做點木工活,并積極給李立光四處打聽哪家需要木工。在李瑞慶的熱心幫助下,李立光家的生活漸漸好轉起來。
生活稍微有了改善,李立光沒有忘記李瑞慶對他的照顧,他每天都到李瑞慶家幫忙做飯、洗衣,并幫助李瑞慶照顧身患殘疾的女兒李春梅。16年前,李春梅從樓上摔下來導致高位截癱。2007年,李春梅的母親去世了,生活起居只能依賴她的父親,但父親年齡逐漸大了,很多時候力不從心。李立光見此情況便自告奮勇地接下了照顧李春梅的工作,他不但陪著李春梅去醫院治療,每天還幫李春梅按摩,到了傍晚他會推著李春梅去散步,讓李春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情緒也好轉起來。
2008年,李瑞慶被查出患上癌癥,他收養的大女兒決定將父親接到上海治療。臨走前,李瑞慶將自己的女兒李春梅托付給了李立光。
由于病情,李瑞慶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2008年,李瑞慶臨終前,打電話給李立光,把女兒托付給了李立光。李春梅的姐姐覺得李立光一個大男人,照顧自己的妹妹終歸有些不妥,便將李春梅接走。李春梅姐姐平時要上班,李春梅生活無法自理,家里沒有人照顧,只能將她送到了托養院。由于環境陌生,又沒有專人精心伺候,3個月下來,李春梅變得骨瘦如柴。無奈之下,姐姐又把李春梅送了回來。
這時候李立光已經將妻兒接到海州居住了。看到瘦弱的李春梅,李立光十分心酸。此后,李立光對李春梅更是照顧得無微不至。他每天早早起床,給妻兒做早飯,送兒子上學,隨后就來到李春梅家中,給李春梅做飯、洗衣、打掃衛生,中午做好午飯后服侍李春梅吃完后,他才回家給妻兒做飯。為了方便照顧,李立光和妻子又把李春梅接到自己家中,每天安頓好李春梅的飲食起居后,李立光才出門打零工。“李春梅就像我的親妹妹,她父母都不在了,我怎么能把她舍棄呢,只要自己身體條件允許,我會一直照顧下去。”李立光說。
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李立光也志愿參與文明秩序維護、撿垃圾、排車等,有空就會幫助社區托運清理出來的垃圾。閑暇時間,他還熱心幫助鄰居灌煤氣或者幫助周圍的住戶疏通下水道。他說,剛剛來這兒的時候,多虧了左鄰右舍的幫助,現在能幫助大家做點小事,十分開心。
就這樣,李立光用自己的純樸踐行著自己的承諾。(莊婷婷 邵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