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對生活污水進行處理,不僅解決了農村污水橫流問題,還可用來灌溉農田、養魚種植,實現了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說起自己的工作,許文明頗感自豪,他說,“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我希望自己所從事的污水處理工作,能為鄉村大地輸入健康血液,同時也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今年40歲的許文明是東海安峰鎮峰西村人,曾因為救治沒有血緣關系的妹妹而獲評2014年度中國好人,市第四屆道德模范、縣第三屆道德模范。2012年,許文明9歲的“妹妹”——父母在醫院撿來的棄嬰愿愿,被診斷為白血病。在此后的一段時間里,許文明輾轉多地尋找妹妹的親生母親,把靠運輸維持家境的貨車也賣了,甚至還欠下了40萬元債務……所有這些,只為換來妹妹新的生命。而在他的執著與不懈努力下,妹妹在2013年得以治愈。許文明說:“只有擁有寬容善良之心,才能維護和建造好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不離不棄、同舟共濟是支持這個家幸福的支柱!”
“妹妹的病治好了,欠下來的外債該怎么還呢?”2013年下半年,許文明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考慮到自己在南方物業公司從業經歷以及房地產行業的火熱,許文明回到家鄉做起了防水工程業務。那時候,他不是在找工人就是在跑廠家的路上,付出了很多,事業也慢慢做了起來。不到三年時間,許文明就把妹妹治病欠下的外債還完了。
防水工程做了幾年后,許文明開始考慮轉型。“本來防水工程的利潤就小,再加上從事的人越來越多,你很難在這個領域有大的發展。” 許文明告訴記者,這些年國家對環境的投入持續增加,政府、公眾對水環境保護也越來越重視,農村污染水處理一定有文章可做。于是在2018年,他就將目光瞄向了農村污水處理方面,多次赴蘇南農村地區取經學習。如今,許文明帶領團隊已建成7個農村污水處理站,每個站點每日最高可處理70噸生活污水。
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許文明還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參政議政工作中,認真履行作為政協委員的職責。“我們東海秀水街建成已經有些年頭了,因為其存在的地理位置原因東海人老幼皆知,但是秀水街存在的現狀和在東海人腦中的印象卻并不‘秀’。這樣一條處于城市商業中心卻無法被東海人接受的街區應該尋求新思路讓它復興起來。”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許文明時刻關注城市發展問題,他認為,將秀水街打造成特色商業街不失為快速聚集人氣的好方法。此外,許文明還積極參與到捐款助學活動中來,用真情和愛心幫助貧困家庭的子女圓夢校園。
“政協委員是榮譽更是責任。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我將全面提高履職能力,時刻發揮政協委員榜樣示范帶動作用,為政協事業增光添彩,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許文明說。 (記者 肖婷婷 通訊員 徐田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