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1月17日,國家六部委聯合印發《關于擴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的通知》,將包括連云港在內的50個城市(地區)及海南全島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范圍,這意味著,自《通知》印發之日起,連云港可按照要求,開展網購保稅進口(海關監管方式代碼1210)業務。
2019年,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金額918.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9%,對豐富國內產品供給、促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吸引消費回流、更好滿足居民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
“經過多年爭取,連云港被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對連云港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具有突破性的意義。”連云港市商務局外貿處處長郭永剛激動地說。
2015年,連云港探索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經過多年發展,連云港已經開通“9610”的進出口和海運快件業務,被納入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后,連云港可開通“1210”業務,在政策上實現了跨境電商發展質的突破。
郭永剛介紹,跨境電子商務是外貿新業態,“從國家層面上講,擴大跨境電商進口業務,可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消費升級,將消費留在國內。”
連云港發展跨境電商的優勢和特色是海運和“一帶一路”雙向開放運輸。連云港市連云區自貿辦負責人徐瑞告訴記者,在全國跨境電商進口的商品類別中,日韓商品占據60到70%份額,而連云港口岸與日韓相距很近,中韓輪渡的快船,航程僅需23個小時,這對跨境電商企業有極大的吸引力。
“跨境電商企業關注的三個重要問題,一是物流時效,二是通關環境,三是政府扶持配套政策。”徐瑞說,連云港正在打造七天供應鏈,日韓商品從國外到國內配送,只需7天時間,與其他口岸相比,物流更高效,資金鏈運轉快,可以極大節約企業成本。同時,通過中哈班列、中歐班列等陸海聯運通道,跨境電商企業將商品出口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有了快捷途徑。“這對招商引資是極大的利好,我們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擬招引菜鳥倉、網易考拉、小紅書等國內跨境電商龍頭企業,若這些企業落地,不僅能夠促進連云港的經濟發展,連云港市民購買跨境電商產品,到貨速度也將比現在更快。”徐瑞說。
“‘1210’模式的開展,可以說是我們跨境電商從業者的春天,無論從監管方式還是從商品品類,會極大豐富以連云港為中心的周邊城市,除日韓等相對成熟的市場,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商品通過連云港這條成熟的電商渠道走進中國市場,對跨境電商的產業帶動效應極為明顯。”在連云港市連云區海鷗廣場,多年從事進口商品保稅交易及跨境電子商務的連云港連海保稅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書通難言期盼已久的激動:為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和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機遇,連云區積極探索、先行先試,2015年5月1日連云港保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成功開業。試點城市未獲批前,他們只能從事“9610”模式,業態單一,產品品類不豐富,發展受到限制。
“作為電商企業,我們期盼政策早日落地。并結合連云港自貿區的紅利,給企業更多的扶持。”連云港市電子商務協會會長、江蘇天馬網絡科技集團董事長孫穎說,天馬是運動品行業里國內標桿的產業互聯網企業,是集平臺運作、線上電商零售、線下實體開店、軟件研發、電商智慧倉儲服務為一體的集團公司。這兩年,天馬的跨境電商業務依托天馬運動的B2B的平臺正在起步。“跨境電商是買全球、賣全球,我們簽約了很多的國際品牌,也獨家代理了一些國際品牌從歐洲直接進貨和天貓國際直接合作,也是菜鳥倉和京東物流在本地的合作伙伴,今年,我們將全面打通線上線下銷售店鋪,積極進入跨境業務,形成完善的銷售閉環,更好地打通全球運動品供應鏈,為國外品牌找中國市場,帶動中國產品更好走到國外。”
下一步,連云港將從全市層面推進跨境電商平臺建設,推出配套政策,加大招商力度,擬招引菜鳥、網易考拉、小紅書等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同時,積極培育本土跨境電商企業,在東海水晶、灌云家居服飾等特色產業基礎上,將更多的連云港特色產品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