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我市增加公積金開戶單位5690家、增加繳存職工23.8萬人,歸集住房公積金274.4億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5萬戶、金額176.3億元,其中,累計發放公積金異地貸款2352筆、金額8.8億元;提取公積金200.9億元,其中住房消費提取163億元。
低息公積金貸款降低買房壓力
住房公積金制度作為一項惠民安居政策,助力眾多群眾實現了“安居夢”。
贛榆的張小雅2012年大學畢業后在外地工作,2014年,為了更好地陪伴父母,她辭去工作回到了市區,通過考試進入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回來之后先是跟兩個好朋友一起合租在離單位比較遠的地方,后來兩個好朋友陸續結婚搬走了。
為了方便上班,改善居住條件,張小雅也重新租住了離單位近一點的單身公寓。“自己一個人住是比較自由,但是住房成本確實比較高,四五十平方米的單身公寓每個月的租金要1000多元。”張小雅說,在和家人商量之后,決定在市區買套小戶型的房子,這樣也方便日后父母來居住。
“2017年上半年的時候買了一套稍微偏遠一點的87平方米的房子,單價7000多元,那時候只能拿出十幾萬元的首付,好在單位一直有繳納公積金,所以其余的貸款就用了公積金和商貸組合貸款。現在除了公積金部分,每月只需另外還1100元的貸款,壓力大大減小了。”張小雅說,2018年,自己住進了裝修一新的房子,如今日子過得美滋滋。
公積金制度覆蓋面進一步提升
為進一步擴大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讓更多職工享受到公積金制度的紅利,近年來,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持續加大公積金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力度,增強單位和企業繳存住房公積金的法制意識和政策意愿,對未按規定建制的單位,及時進行催建催繳;同時,加大改革和創新的步伐,根據我市房地產情況、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要求及公積金資金流動性等情況,及時調整我市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重點滿足職工家庭剛需住房需求,兼顧職工家庭改善型二套房需求,充分發揮了公積金在惠民安居方面重要作用。
“從可貸額度看,建制初期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是單職工4萬元、雙職工8萬元,后來陸續有調整,‘十三五’期間,貸款額度已增加到單職工30萬元、雙職工60萬元,可貸額度的大幅增長,有效減輕了職工的還款壓力。”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住房公積金貸款優惠政策的落實、提取條件的放寬、繳存比例的規范,越來越多的單位和職工選擇繳存住房公積金。
近年來,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市廣大職工對二套改善型住房需求度較高,對此,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對職工家庭購買第二套及以下住房也加大了支持力度,2019年7月5日起,職工家庭在我市購買第二套及以下住房的可以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進一步降低了有改善型自住住房需求職工的購房壓力。
“互聯網+”讓業務辦理更高效
在全力支持職工改善居住條件過程中,該中心還依托提升各項服務效能,嚴格落實“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要求,簡化審批環節,優化服務流程,壓縮辦理時限,實現公積金貸款從申請、審批、放款、還款、注銷全流程業務“全程只需跑一趟腿”。貸款辦理流程從以前的平均往返3個部門跑5次變為只需跑一次。不僅如此,該中心還全面升級公積金單位網廳、個人網廳兩大線上平臺辦事功能,擴大網上業務范圍,目前在個人網廳和單位網廳共計28項服務事項均無需提供材料,真正實現“動動手”就能辦理業務。
憑借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低息政策和金融杠桿作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職工家庭享受到了住房公積金帶來的紅利,實現了安居夢。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市增加公積金開戶單位5690家、增加繳存職工23.8萬人,歸集住房公積金274.4億元;發放個人住房貸款5萬戶、金額176.3億元;提取公積金200.9億元,其中住房消費提取163億元;累計發放公積金異地貸款2352筆、金額8.8億元。公積金在保障住有所居方面所發揮的效用進一步凸顯。
總值班: 吳弋 劉昆 編輯: 張笑爽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