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榆區贛馬糧庫 徐明冬
【連網】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岳父家的二層小樓終于竣工了,站在小樓前,岳父滿意地看著這漂亮的小樓,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俗話說:安居樂業,建造一棟屬于自己的房子是岳父許多年的夢想,這個夢想在他退休二十年后才成為現實。
岳父名叫樊家龍,今年八十歲了,退休已經整整二十年,退休前,岳父一直在鄉鎮工作,是省市有名的農民育種專家,從事農業工作四十年來,獲得了很多榮譽,他選育的“雙城糯”水稻品種曾在全國推廣。1983年,雙城糯獲江蘇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1985年,雙城糯獲開發蘇北二等獎,1989年,雜交稻百畝豐產方獲江蘇省豐收杯競賽二等獎,還獲得過江蘇省勞動模范稱號。
退休回到村里后,岳父還是放不下他的農業科技研究,還是忘不了這片灑下他無數心血和汗水的土地,還特意找村里要了兩畝土地,繼續搞他的新品種試驗工作。受到岳父的熏陶,孩子的舅舅一直學業優良,一路從大學到碩士博士,從事的也是和農業有關的課題研究工作,現在已經是一名頗有名氣的農業專家了。
岳父家有三個孩子,當時岳父要工作,下班后還要在責任田里忙碌,還要照顧老人,家庭負擔比較大,住的一直是村里的老房子,直到退休前,才把家里的老房子翻新了一下。隨著農村經濟情況的好轉,農民的收入也增加了,周圍的鄰居們都建起了樓房,從那時候起,岳父就想建造一座屬于自己的小樓,度過自己豐富多彩的晚年退休生活。
但計劃沒有變化快,正當岳父信心滿滿地準備建房地時候,2002年,岳父查出了食道癌,經過醫生的手術和岳母的精心護理,岳父的身體慢慢康復,因為有醫保,藥費報銷了很大的一部分,自己花費的并不多,從手術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岳父的身體一直不錯,熟悉的人都說岳父的運氣好,其實,我覺得還是岳父堅強的性格和面對疾病坦然處之的良好心態,才是岳父戰勝疾病的主要原因。
孩子舅舅畢業后,分配到縣城工作,結婚生子后,把岳父母接到身邊照顧孩子,岳父的建房計劃也就擱置了下來,后來,孩子舅舅博士畢業后,調到南京工作,把岳父母也接到了南京,老夫妻倆在省城沒事的時候就去游玩南京的景點,把有名的景點都逛了個遍,那段時間,應該是老夫妻倆最快樂的時光。
俗話說,葉落歸根,在南京住了兩年,孫子也大學畢業工作了,岳父母又回到了老家,開始盤算建房的事情,一開始,岳父和我們說起這事的時候,我們擔心兩位老人年齡大了,不想讓他們再天天操勞,所以都不太同意,我說:老爸,您老今年都八十了,縣城的房子也沒人住,老家的這六間房子也還能住,沒必要費心費力地建房子吧?岳父說:我在老家的這方里住習慣了,住在縣城老覺得不習慣,這事已經定下來了,我和你媽年齡都這么大了,從來沒住過像樣的房子,我們老了,也想住上高大寬敞的樓房,再說,建房子也不需要你們給錢,我和你媽都有退休金,加上這些年來的積蓄,建兩層小樓應該差不了多少。
沒辦法,只能順著岳父的心意,這下,岳父可忙活開了,自己設計樓房的圖紙,聯系施工隊,聯系各種材料,從去年的春天開始,到今年的五月,兩層小樓竣工了,內外墻粉刷,鋁合金門窗,院墻的各種材料,都是岳父母一手操辦,孩子舅舅在南京工作,我們姐妹倆也都有工作,幾乎幫不上岳父的忙,從建房開始,兩位老人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歷經酷暑寒冬,事無巨細,都是岳父母兩位老人日夜勞作。
那天,全家人坐在岳父家寬敞明亮的客廳里,一邊喝著酒,一邊看著客廳里的大屏幕液晶電視,岳父高興地說:怎么樣,新房子的感覺就是好吧!兩杯酒下肚,岳父打開了話匣子,他說:前些年想建房子,那時候退休工資不高,其實手里也沒有多少錢,那時候想的就是找親戚朋友借一點,你們幾個姐妹家里也不寬裕,也就沒怎么著急建房子。這些年,要感謝國家對我們退休人員的好政策,退休工資每年都增加,建起這棟小樓幾乎都是我們的退休工資,住在這樣好的環境里,我們老夫妻倆還想多活幾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