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智慧云崗科技有限公司
王海娟
【連網】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普及,自動化、智能化的時代已經來臨,連云港港作為現代物流的關鍵節點,在推動物流智能化、便利化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現在,發展建設 “智慧港口”已成為現代港口人的追求,而高科技下的連云港港,亦已向世人盡顯出了它的內涵之美!
在我眼里,港城的美有千種萬種,那長鳴的輪船在波浪起伏中的平穩前行,是一種云港之美;那滿載的火車啟動前發出長長的汽笛聲,是一種云港之美;那巍峨的門機揮舞長臂繁忙作業的場景,也是一種云港之美……可是在我的內心,還有這樣的一群追夢人,他們用聰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專業的技能,淵博的學識打造、構建著 “智慧港口”,他們是云港的另一種美麗的風景,他們的名字叫做智慧云港人。
走進在智慧云港公司,你會發現,空氣中充斥著的是鍵盤的敲擊聲和鼠標的點擊聲,程序員們個個都在專注著屏幕,沉浸在代碼的世界里。此時此刻,港口運輸的運維、DEVOP、云計算、大數據、架構,一切盡在腦海之中。通過他們一遍遍的手敲命令、拷貝、粘貼;一次次的手工運行、測試、再運行……縱然不能羽扇綸巾、叱咤風云;亦可運籌帷幄,決勝于鍵盤網絡之上!都說勇于鉆牛角尖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和工作方法,這時可千萬不要去打擾他們,因為任何一個所謂的牛角尖都有可能是一個BUG的窩藏點。經過程序員們無數次的加班和熬夜,無數次的思考和求索,在“噼噼啪啪”的鍵盤敲擊聲中,岸電技術、港口能耗監管、鐵水聯運平臺、港口智能化調度等系統應運而生;在“滴滴答答”的鼠標點擊聲中,連云港港成為了全國首個低碳港口建設示范港和科技示范港,這么多年來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港口”之路,同時也基本實現了港口集疏網絡化、應用信息化。
當然,沒有基礎設施的網絡化、數字化,沒有港口運輸裝備的智能化,就無法實現連云港港口運輸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港口運輸核心業務的深度融合。就好比一座大樓,基礎建設完成了,但沒有水、電、線等配套設施,它就只是個空殼而已。
而正是智慧云港公司的弱電智能化工程師們,承擔起了港口基礎設施的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建設工作。利用業余時間,他們考取了“通信與廣電”、“機電工程”等方向的一級建造師證,成為公司的寶藏職工。他們性格理性冷靜,對數字非常敏感,做任何事情都喜歡量化,“差不多”、“隨便”、“可能”這類模棱兩可的詞語,對他們來說等于廢話。在編制項目施工方案時,他們頭腦中滿是工藝、流程、技術、參數和設備,通過運用CAD技術,準確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體現了他們嚴謹思維和發散性思維的完美相結合。在項目的施工建設中,面對亂麻一樣的網線、電話線、電視線、監控線等各類連接線,他們瞬間化為“繞指柔”,分分鐘梳理連接的整整齊齊;而在設備安裝的時候,又立刻變回“百煉剛”,精心調試,嚴格把控,避免發生技術性錯誤。他們以嚴謹細致的工作態度,吃苦耐勞,責任心強,良好的溝通能力為連云港港快速步入“智慧港口”立下了汗馬功勞。
以前,人們給智慧云港人貼的標簽是“木訥呆板”、“落伍保守”、“不解風情”。也是,他們本都是純理性動物,腦子模擬CPU習慣了,像計算機本身一樣,多數時候注重的是邏輯思維模式。可是如果你和他們接觸一段時間,就會覺得其實他們很幽默,很可愛。你瞧,工作中當找出問題根源所在了,他們會自嘲地來上一句,“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和同事、朋友相處時,他們能瘋能鬧,能說能笑;公司年會上,他們即興表演的“小黃鴨”,惹得臺下觀眾連連尖叫……睿智、陽光、自信、豁達,這是云港智慧人身上的新標簽,也是新一代港口人的縮影,他們當然也是我眼中的云港之美!
現在,萬物互聯已經降低了自動化碼頭的建設成本,未來的“智慧港口”將更高效、更安全、更綠色,在多個層面實現全面智能化。“智慧港口”的建設已經在路上,我眼中的云港之美---智慧云港人也已“重擔在肩思己任,不用揚鞭自奮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