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天登上開山島 與王仕花一起度過難忘元宵節 2019-02-20
“暴雪藍色預警!連云港南部等地12小時內積雪深度將達5厘米。”看著手機里的天氣預報,筆者感到一陣寒意,因為當時,筆者正與其他四位同行,在開往位于灌云縣開山島的船舶上。時值正月十四,元宵節前,可是不作美的天公,給了我們一個下馬威。
好記者眼中的王繼才——感動億萬人 鼓舞你和我 2018-12-30
即將揮別2018年。這一年,有一個民兵,他的故事感動了億萬中國人。他,就是王繼才。今年8月以來,我通過“好記者講好故事”平臺,把他的故事講到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一路走來,我一直在思考:身為普通的民兵,他的事跡為什么能引發全國關注?通過半年來的講述...
“守島日記”中的王繼才 生命刻度書寫忠誠、責任和擔當 2018-12-03
在守島日記里,王繼才夫婦會零星記載一些島上的惡劣環境,但那僅僅是“冰山一角”。每年,王繼才夫婦都會遇到幾天斷糧斷水的日子。
平凡的堅守 2018-12-01
再見了,開山島!再見了,最可愛的人!回去后,我會把在開山島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告訴他們,沒有什么比一顆堅定的心、一腔赤誠的熱血、一種平凡的堅守更可貴!
因為“愛”,孤島成了溫暖的港灣 2018-11-30
燕尾港鎮,是除了開山島,王繼才最熟悉卻再也回不去的一個地方。12海里的阻隔,卻有了咫尺天涯的32年。幸好,他有自己的伙伴和鄉鄰——開船30年的包正富是王繼才生前好友。11月28日至29日,他再次用自己的漁船運送了500包泥土和十幾名民工,到島上來培植土壤...
踩著王繼才的足跡,當好“守島衛士” 2018-11-29
手寫完這篇札記時,時間抵近傍晚。經歷了一天的太陽光曬,島上電力終于勉強供應上了,我火速趕到辦公室,在電腦上“擔驚受怕”地打下了以上這些文字。此時,不遠處的廚房傳來馬洪波一聲響亮的呼喊:“小張,吃飯啦!”
大霧中的開山島 2018-11-28
“敬禮!”隨著王仕花一聲令下,3位民兵齊齊昂首,敬起軍禮,五星紅旗也隨之冉冉升起———每天清晨7點整,王仕花都會帶著3位駐島民兵在島的最高處平臺,準時舉行升旗儀式。這之后,便是為期半小時的日常巡島任務。
致敬,向海防前哨的守護者 2018-11-27
因為電力十分緊張,大家便在寫完守島日記后,早早洗漱關燈休息。王仕花的宿舍位于這座“海上布達拉宮”的低矮層,與上層的民兵宿舍隔了幾道門階。在小小的房間內,她挑著一臺光線微弱的小燈
這里到處是他留下的痕跡 2018-11-26
昨日上午,我乘坐鐵皮船登臨開山島——因為采訪需要,我曾多次登島,但這次無疑最特殊,因為我要在島上生活五天。這對于一個從小在內陸長大的我而言,無疑是新鮮而奇特的經歷,當然,對英雄的崇敬之情,更是濃烈無比。
守住信仰的“開山島” 2018-11-05
江蘇省記協副主席、江蘇省新聞戰線“三項學習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繆小星表示,新聞戰線是貫徹宣傳思想工作“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的先遣隊和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