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通訊員 龍步青 宋芹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期間,十九大代表、“江蘇時代楷模”、贛榆區柘汪鎮黨委副書記、西棘蕩村黨委書記鐘佰均,受到了中央及省級各類媒體的“熱捧”,競相采訪這位“芝麻官”。22日,他熱議十九大代表新時代新使命,登上了《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同一天,他還被央視《新聞1+1》欄目邀請,暢談鄉村如何振興發展。
“芝麻官雖小,責任不小;村書記不大,關系千家。我是一名村書記,我會永遠把腳泡在泥水里,用我的畢生追求,讓群眾過上好日子!”鐘佰均代表向《人民日報》記者如此道出了自己的新使命。20年前,鐘佰均擔任村支部書記,靠加工廢舊漁網制造尼龍顆粒,闖出一條發家致富的新路,也把全村農民變成創業主力軍,把一個貧窮落后村建成遠近聞名的全國最大尼龍顆粒加工專業村、工業經濟強村和江蘇省文明村。僅今年,省委書記李強5次為他點贊;7月,他被授予“江蘇時代楷模”榮譽。純樸的語言、深刻的理解,深深感動著《人民日報》的記者,22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登對他的采訪。
22日,央視名牌欄目《新聞1+1》就十九大關鍵詞“鄉村如何振興”,邀請到鐘佰均代表。鐘佰均現身說法,暢談西棘蕩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富民之路,時長近3分鐘,引起全國觀眾廣泛關注,產生強烈反響。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始終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作為十九大代表、“江蘇時代楷模”、村黨委書記,19日,鐘佰均和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一同走進新華報業全媒體訪談節目北京演播室,圍繞農村農民共話《算算村里的富民賬》。在演播室,鐘佰均講述西棘蕩村發展故事,暢談農村如何更好地實現富民增收,如何推進產業轉型、綠色發展,如何推進脫貧攻堅,讓低收入戶真正實現“真脫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樸實的話語、昂揚的斗志,吸引了廣大網民跟帖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