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徐譽寧 韓龍)早晨七點半,家住海州區藍天華僑城小區的伏英吃完早飯后拿起挎包走出家門。步行5分鐘后,她來到小區附近的公交車站,很快,她要乘坐的7路公交車準時到達,只需半小時的車程,伏英就能到單位。
隨著港城公交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港城市民體會到了公交出行帶來的便利。近年來,公交車已經成為港城交通出行的重要組成部分。說起公交出行的便利,伏英體會尤為深刻。剛工作時,伏英每天都是騎電動車上下班,雖然方便,但也飽嘗了夏天日曬雨淋、冬天冷風刺骨的苦頭,腿部關節不好的她,最終放棄了騎電動車,買了一輛汽車代步。然而,上下班高峰期經常堵車,單位附近停車也不是很方便,讓她備感苦惱。3年前,伏英在同事的推薦下,開始嘗試乘坐公交上下班,沒想到很快就愛上了這種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現在的公交車內部干凈整潔,而且有空調,冬暖夏涼。不僅如此,乘坐公交車還很劃算,每天只需要幾塊錢,如果刷市民卡乘車,還可以打折。”伏英說,選擇乘坐公交出行的3年來,她已深刻感受到乘坐公交的便利之處越來越多。“我每天從家里步行到公交車站需要5分鐘,下了公交車,再步行7分鐘到單位,走走路還可以鍛煉身體。”伏英說。自從選擇乘坐公交車上下班之后,每天有步行12分鐘的鍛煉機會,對身體健康大有好處。
“雖然我每天乘坐公交車上下班,但是完全不用擔心等車會浪費時間。”伏英說,因為她通過手機下載安裝了“智慧港城”APP,每天早晨出門前,伏英都會打開這個手機軟件,查看她所乘坐的7路公交車的實時位置,然后規劃好時間再出門上班。“這個實時監測公交車位置的功能非常準確,準確率能達到90%以上,就算有誤差,前后也不會超過3分鐘。”
伏英說,乘坐公交車出行還能響應“綠色出行”的號召,有利于保護環境。隨著港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車越來越多,無形中給環境帶來了很大壓力。在當今社會,減少汽車尾氣污染,給子孫后代營造更加舒適、清潔、寧靜的宜居環境顯得尤為迫切。
據悉,“十二五”以來,我市公共交通加快轉型升級,建成行業領先的快速公交BRT,公交大數據智能調度平臺,實現新能源車輛更新使用比例在全省領先。目前港城共有公交車915臺,公交運營線路總長1738.3公里,日發總班次7165班,日均客流量達22萬人次,公交出行分擔率已提升到目前的23.5%,市區公交覆蓋率更是高達100%。此外,我市還積極實施新能源電動車應用及充電站建設項目,2016年以來,我市完成了160臺CNG清潔能源公交車、427臺純電動公交車的購置使用。淘汰黃標車243輛,實現城市公共交通PM2.5零排放。目前我市新能源公交車輛占比達到92%,位居全省前列。今后,我市還將不斷優化路網布局,積極完善公交惠民政策,不斷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讓公交出行更加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