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邵沛源 譚曉謙 周莉)人間最美四月天,滿城春色半城花。行走在連云港海州大街小巷,花香彌漫、綠樹婆娑,從綠地游園到居民小區,每一個角落都因為近年創成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而悄然發生變化。
在新南街道年近七旬的老人劉舉印眼中,“創衛”給他這樣的普通市民帶來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以前小區老舊破,環境臟亂差,人員進出混亂,一直沒有物業愿意接管?,F在好了,老小區舊貌換新顏,我們心情很舒暢。”
改善老舊小區環境事關民生福祉,如何破解?海州主動出擊,通過“支部+X”夯基補短行動,構建“一核心四驅動”社區治理新格局,統籌利用各類服務陣地,探索打造“黨建引領、行業主管、基層主抓”的管理新模式,讓物業服務融入社區網格化治理,同步打造“紅色物業”和“紅色業委會”,依托網格開展垃圾清理、綠化修剪、巡邏保潔等服務,通過“多員合一”讓居民不花錢就能享受到市場化物業公司的高質量服務。同時,投資7億元同步實施60個老舊小區提升改造。改造過程中,按照“群眾下單、規劃下廚、政府端菜”的要求補齊老舊小區雨污混接、管道滲漏等設施短板,依托綠化補植、垃圾清理、飛線充電等專項整治行動,實現“路平燈亮、草綠水暢、衛生安全”,讓老舊小區“脫胎換骨”。
“‘十四五’期間將按照‘分批實施、逐步完善’原則,預計投入20億元改造資金,力爭三年內實現剩余老舊小區改造全覆蓋,受惠戶數達5.5萬戶,總改造建筑面積685.4萬平方米,并有針對性地精準設計改造‘菜單’,使老舊小區功能完善、環境優美、適宜人居。”海州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全國衛生城市‘創’到了我們的心坎上,生活質量顯著提升。”家住幸福路街道香格里拉小區居民王順發連聲稱贊。由于小區一段靠近背街小巷的圍墻損毀,附近居民將車輛隨意停放,道路臟亂差。幸中社區在征集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推進“綠色社區”行動,不僅規劃停車位,設置休閑座椅、垃圾桶等公共設施,還鋪設草坪,栽植爬墻梅、月季等植物1200平方米,讓“荒廢地帶”變為“生活秀帶”,滿足周邊2000余戶居民對休閑生活的需求。
為讓居民享受國家衛生城市帶來的實惠,自國衛復審工作開展以來,海州對全區205個物管小區全面開展創建專項大整治,從環境秩序、物業服務提升、志愿服務等指導監督物管小區對標找差,督促其限期整改,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企業和項目負責人在全區范圍內通報批評,扣除相應信用分值并列入行業失信名單。截至目前,已檢查小區84個,約談物業企業項目負責人5人,下達創衛任務交辦單75份,涉及整改問題300余個,打造60個管理規范化小區。
下一步,海州將針對物管小區創建難點問題,主動協調屬地街道及相關責任部門合力攻堅,組織開展物業企業評優評先活動,推動“紅色物業”建設,全面調動物業管理積極性,讓被動服務變為主動服務,以黨建引領提升物業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