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張晨晨 通訊員 姜巍 韋昕汝)“今天,我們少先隊員在革命紀念館祭奠革命先輩,寄托我們的哀思。我們胸前的紅領巾格外耀眼,它是紅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它時刻提醒著我們永遠不要忘記革命先烈,是他們的赤誠照耀了中國革命的鐵血征程,是他們的信仰點亮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我們要繼承先烈遺志,弘揚革命精神,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日前,“清明節”少先隊祭奠先烈活動在連云港市革命紀念館舉行,來自連云區的小學生辛姝萱在現場動情講解道。
12歲的辛姝萱,從小喜歡閱讀各類歷史書籍,常向同學們講述家鄉的革命歷史、英烈故事。為讓更多人了解家鄉紅色文化,9歲那年,她加入連云港市革命紀念館“小推車”宣講團,兩年多來為游客們講解超百場,服務時間達244個小時。
辛姝萱只是連云區黨史學習教育熱潮中,躍出的一朵小小“浪花”,實際上,自黨史學習教育在連云區開展以來,該區廣泛動員,以點帶面,以老黨員、老干部、志愿者等為牽引,走到街道社區、田間地頭、學校廣場等,去宣講黨史故事,傳播革命文化,繼承紅色基因。此間,他們不約而同地擁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紅色講解員”。
“我們廣大老干部受黨教育培養多年,為黨的事業操勞了一輩子、奮斗了一輩子,離開工作崗位后,仍牽掛著黨的事業、關心國家發展,仍然有為黨的事業再立新功的真誠愿望。”87歲高齡、67年黨齡的抗美援朝老兵湯其昌坦言。作為連云區“銀發先鋒宣講團”的成員,湯其昌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志,在日常生活中,他運用自身豐富閱歷,為青少年宣講自己的軍旅生涯,培養青少年愛國、擁軍的熱情;在黨員學習中,他堅持手抄黨章、學習心得,每年帶著支部黨員展示年度學習成果,成為社區離退休干部黨建工作品牌亮點。
而像湯其昌這樣的“紅色講解員”,在連云區還有很多,而該區的各街道鄉鎮也意識到這些“紅色講解員”在宣講黨史方面,有巨大的帶動作用,紛紛創新舉措,激勵更多人參與進來。比如宿城街道就把黨史學習教育的課堂搬到茶園里,邀請老黨員現場為茶農們宣講黨史知識和紅色革命故事。茶農們聽得津津有味,紛紛表示將學習英雄先烈的革命精神,在今后的生活中,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珍惜美好的生活,讓日子過得幸福。
“紅色講解員用他們虔誠而熾熱的心,將最感人的紅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紅色精神從符號、理念,變成向觀眾走來的一個個時代英雄。”宿城街道相關負責人說道,“下一步,我們還將開拓創新,讓黨史學習教育走出機關,走進群眾,利用身邊的紅色資源,注重創新方式方法,將課堂搬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抗日石刻前,搬進紅色庭院、支部微家里,讓轄區老黨員講紅色故事、追紅色記憶、悟紅色精神,用自身感受、點滴變化反映出黨的百年發展之路,讓黨史學習教育真正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與此同時,連云區還在選拔更多的“紅色講解員”。近日,連云區舉辦了“迎建黨百年講偉人故事擔時代使命”演講比賽暨紅色講解員選拔大賽,25名選手脫穎而出參加決賽。比賽現場,選手們緊扣“小平和人民在一起”“信念堅定的共產黨員”“改革開放中的小平同志”三大主題,通過演講、微黨課等形式,以飽滿的感情、生動的語言,講述了鄧小平的真實歷史和感人故事,彰顯了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立足崗位、擔當作為、奮力拼搏的良好精神風貌。
“偉人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偉人的高貴品格是我們共產黨員對照檢視、努力追求的鮮明標桿。”連云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徐奔月表示,舉辦本次比賽,旨在通過演講的形式共同緬懷偉人,學習偉人的感人事跡、領悟偉人的偉大精神,鼓舞全區廣大黨員干部在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自貿區改革創新的生動實踐中,鼓足勇立潮頭、爭當表率的士氣和干勁。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區委組織部還將組織相關優勝選手,赴廣安小平故里開展專題培訓,跟班全國金牌講解員,深入感悟偉人精神,進一步提升黨史素養、講解技巧和禮儀風度,講好黨史故事,為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