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日前,連云港市1419個村、276個社區黨組織全部高質圓滿完成換屆。為推動新任村社黨組織班子“動起來、跑起來、干起來”,連云港市在全市開展“開門一件事”領賽活動,引導村社干部興辦一批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以真抓實干回報于民、取信于民,展示新一屆村社黨組織班子“上馬就干”“馬上就辦”的新風貌、新形象、新作為。
群眾“表情包”就是履職“方向標”
連云港市把問需于民、問策于民作為新任村社黨組織班子的“一號課題”,開展走進村民小組、黨員群眾、田間地頭,摸清意見建議、問題短板、路徑方法“三走進三摸清”活動,列出需求清單、建議清單、任務清單“三張清單”,找準干事創業的民心“坐標”。
(村干部在謀劃安北村水晶產業發展)
東海縣村社黨組織班子干部自發入戶調研收集群眾需求,形成“一村一品”產業發展路徑,幫助安峰鎮安北村謀劃“水晶產業”,推動曲陽鄉尹官莊村建立香菇產業園,助力駝峰鄉麥南村形成蔬果冷鏈加工產業,做到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帶領群眾不斷致富。
海州區部分街道群眾反映一些路段基礎設施維護不到位,村社黨組織班子干部主動作為、馬上就辦,通過小區改造、河道疏浚、硬化道路、維修路燈、打造文化廣場等方式,全面升級村社基礎設施,其中海州街道南門社區開展“以‘新’換心”行動,前后2期投入1500萬元改造雨污管道、新增停車位、完善技防設施等,全面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連云港市開發區中云街道金蘇村干部,在得知村里老人沒有休閑娛樂場所后,投入15萬元建立了100平方米的老年活動中心,包括健身室、閱讀室、棋牌室等,進一步豐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新任班子用新作為換來了群眾的真心擁護。
做好“關鍵小事”解決群眾“心頭大事”
群眾關心的“小事”就是村社干部心中的“大事”。連云港市組織新任村社黨組織班子圍繞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集中力量、集中時間興辦一批民生“微實事”,解決一批群眾“微心愿”,以看得見的變化回應群眾的關切和期盼。
(社區工作人員輔導殘疾人直播帶貨)
連云區海州灣街道大港社區的殘疾人一直以直播帶貨謀生,但部分殘疾人還存在語言表達困難、自信心缺乏等問題,新任班子發現問題后,主動對接區、街道殘聯,打造殘疾人電商直播項目“燦酷行動”,免費為殘疾人提供直播培訓、直播運行、貨源及直播所需的供應鏈,當月就幫助他們實現帶貨量增長60%。
2021年初,正值寒冷天氣,云臺山景區云臺街道前關村新一屆黨總支班子冒著零下15度的嚴寒,組織人員在各條鄉間小路清理路面結冰,挨家挨戶上門檢查水電配套設備,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卻關系著前關村村民每天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安全,群眾滿意才是對新任班子最大的肯定。
灌云縣燕尾港鎮新建社區新任班子以黨建為引領,組織30人“黨員愛心志愿者服務隊”,深入小區調研摸排,幫助12棟居民住宅樓解決屋頂漏水問題,贏得社區居民一致好評。
不僅“帶頭富”更要“帶領富”
連云港市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書記“雙帶”作用,組織新任村黨組織書記認真貫徹落實黨建引領、富民興村“九條措施”,積極謀劃發展路徑,推動土地流轉,發展產業項目,帶領群眾在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中苦干實干、干出成效。
贛榆區緊緊圍繞九條措施,總結出富民興村“十法十例”,指導村社黨組織班子辦好“開門一件事”。沙河鎮殷莊村經濟基礎薄弱,新班子上任以后,依托九條措施政策優勢,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引進連云港牧原農牧有限公司入駐該村,共計投資1.5億,土地流轉涉及農戶101戶,農戶每畝獲1000元土地流轉費,同時享受就業崗位,促進村民在家門口就業。黑林鎮盧山村運用富民興村十二條配套舉措,建立“支部+合作社+農戶”生產模式,將40畝土地作為集體項目用于種植蘑菇,帶動30位村民本地就業,村集體可增收30余萬元。
(引導村民種植蘑菇致富)
灌南縣北陳集鎮王口村新任黨組織班子上任即行動,加快推進海企王口家紡扶貧項目450平米廠房建設,組建“黨員志愿者+網格員” 服務隊伍,從廠房建設到投產全過程跟蹤服務。海企王口家紡工廠以服裝加工為主,由海企集團為其提供穩定家紡訂單扶持發展,以村企合作的模式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周邊80余人就業,為村集體帶來10余萬元的經濟收入,有力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再上新臺階。
通過開展領賽“開門一件事”活動,將城鄉基層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建引領、富民興村”實踐上來,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鄉村振興,開辟“高質發展、后發先至”新境界夯實基層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