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梁洪勝
近日,一段學校“食堂抖手阿姨神速打飯”視頻在網絡上流傳。視頻中,學生站在餐廚前,做出“豎拇指”“點餐盤”“握拳頭”“并四指”的動作,“抖手阿姨”根據學生動作代表的信號,多加或減少飯菜量。要吃好,又不浪費,“抖手阿姨”的這番操作,被無數網友點贊。1月21日,記者輾轉來到“抖手阿姨打飯”地點——連云港華杰實驗學校,聽聽打飯“抖手阿姨”們自創“手勢語”背后的故事。
阿姨看手勢打飯
近日,一段視頻在微信朋友圈流傳,引起不少連云港市民點贊:在一食堂打飯的餐廚前,打飯阿姨看著排隊等打飯的學生手上做出的動作,通過“抖手”精準控制勺中飯菜量。豎拇指、點餐盤、握拳頭、并四指——排隊的學生們打出的“手勢語”,被“抖手阿姨”秒懂,六七秒的時間,一名學生手里餐盤的飯菜瞬間打完。
餐盤里,土豆絲、雞肉、青菜、米飯看上去色香味俱佳,看著學生們端著熱騰騰的飯菜找位子吃飯,不少網友紛紛在視頻下點贊。“這打出的飯菜分量可以,品種也多!”“‘抖手阿姨’做得好,根據孩子食量調整飯菜的量!”“看手勢打飯,這是誰家聰明的‘抖手阿姨’,必須點贊!”這些手勢語到底啥意思?又是誰家的“抖手阿姨”這么受歡迎?記者多方聯系找到了發視頻的李師傅。他告訴記者,自己是連云港華杰實驗學校的食堂工作人員,所拍場面,是學校食堂每天打飯的場景。
看手勢精準定量
1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了花果山大道邊的連云港華杰實驗學校。學校后勤部竇主任介紹,學校有約4600名學生,食堂一天三頓的打飯成了后勤人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學校食堂一天要做的豬肉、牛肉、羊肉達900斤,鮮魚1300斤,每天兩層樓數十個打飯點,有64名專業打飯阿姨服務小學和初中的學生。
她介紹,因為學校食堂是“包餐制”,入學時相關費用已包含餐費,所以學生飯菜的量沒有限制,確保營養豐富吃好吃飽。“網上流傳的其他地方‘抖手阿姨’減量打飯的梗,在我們學校不存在。”竇主任笑著說。
竇主任說,因為吃飯學生隊伍較長,打飯阿姨面臨的挑戰不小。“學生學習緊張,打飯阿姨就要提高效率,爭取縮短打飯時間,確保孩子們都能好好享受每一餐,吃好吃飽。”
為此,打飯阿姨自創的看“手勢語”打飯應運而生:學生在餐盤前,豎拇指,表示分量要多一點,手指點擊餐盤,表示分量要少一點;學生進餐過程中要增加量時,會舉手示意,其中握拳頭表示加米飯或饅頭,四指并攏表示添菜,舉一根手指表示加湯。
當天,記者找到了被學生譽為該校最好的“抖手阿姨”——34歲的尚玟菲。她以6秒打完一份餐、能準確判斷不同學生飯量著稱,獲得學生投票第一的成績。她說,每個打飯點的“抖手阿姨”都會看學生“手勢語”增減飯菜。“一二年級和五六年級有區別、男孩女孩飯量也不一樣,細心觀察,認真對待每一個孩子,孩子們會愛上食堂的伙食!”
吃飽吃好不浪費
連云港華杰實驗學校張家成校長介紹,食堂“抖手阿姨”,根據學生“手勢語”打飯,獲得學生和家長的點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前有個別新入學學生吃飯存在浪費等情況,現在明顯改善,師生都在身體力行推行‘光盤行動’,在清洗消毒餐具時泔水桶里沒有浪費糧食等情況。”
該校后勤部相關負責人說,為提高打飯阿姨專業打飯技能,學校會舉行打飯比賽,打一份餐,會從速度、均勻度、美感度、分量匹配等方面打分。“打飯阿姨為此做了各項研究,目的就一個,讓孩子們吃飽吃好,還不浪費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