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梁紅燕 涂麗麗 穆海寧 王達
12月20日下午4點,江蘇海洋大學通灌校區一間朝南宿舍,從江陰駕車4個多小時趕到連云港的韓穩,為身患成骨不全癥的文法學院學妹張勇送來智能取暖設備。學院黨委書記吳價寶、院長吳明忠、黨委副書記王國銀也一起前來看望張勇。給設備通上電,遙控器設置好,十幾分鐘后,小屋內溫暖如春。
(學長和學院領導一起來看望張勇和她母親)
十多平方米的宿舍里,學院領導現場辦公。考慮到張勇需要坐輪椅進出教室,吳價寶表示,從春季學期開始,將所有涉及張勇所在的中文201班課程的教室調整到一樓。宿舍里沒有無線網,王國銀提出,可以為張勇發放手機流量補貼。
張勇是南京溧水人,江蘇海洋大學文法學院漢語言文學2020級新生,從小患有成骨不全癥,俗稱“瓷娃娃”。10歲之前,張勇尚能獨立行走,然而一旦摔倒就意味著骨折和長時間的住院治療。張勇骨折了近20次,多次骨折造成小腿骨變形無法獨立行走。
考入江蘇海洋大學后,靦腆而敏感的張勇在報名前一天才聯系了輔導員老師李想,申請能否安排一個床位給陪護的媽媽。由于床位緊張且已經安排完畢,一時來不及調劑,李想當晚就在網上為張勇找臨時住的房子。
爸爸在張勇報到完當天就匆匆趕回溧水,因為張勇的姐姐患有腦癱,還在等著照料。10月8日下午,學院黨委副書記王國銀駕車和老師一起為張勇搬行李。安頓好當晚,校領導到租住處看望張勇,現場送上1000元慰問金,并安排抓緊落實宿舍。老師們加班加點將教師值班宿舍隔壁的雜物間清空、整理,還安裝了護壁板。新宿舍在一樓,有高低四個床位,但只住張勇和媽媽,相當于是母女倆的單間。
考慮到張勇家的困難,學校將媽媽安排在教職工食堂上班,每月有一定的收入。母女倆的伙食費全部由學校承擔。學校還為張勇申請了殘疾生學費減免5200元、最高等級的國家助學金4300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臨時補助500元。
開學后,班主任許旺老師組織全班同學輪流背張勇到教室上課,但張勇不愿意麻煩同學。每天早上,媽媽把女兒背到教室,然后去學校食堂干活兒,上完課再把女兒背下來。下午如果有課,依然如是。昨天,院長吳明忠特意來做張勇的工作,希望她能接受同學們的幫助,“現在你可能需要別人的幫助,以后你有能力了,也可以幫助別人!”這一次,張勇沒有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