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張冬梅 連科)筆者昨日獲悉,恒瑞醫藥研發的治療復發性卵巢癌創新藥氟唑帕利膠囊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上市。2008年以來,獲批上市的國產1類新藥約70個,其中連云港有12個,約占六分之一,在國內設區市絕無僅有。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重大新藥創制 ”重大專項技術副總師陳凱先表示,連云港承擔了我國超百項的“新藥創制”專項項目,誕生了阿帕替尼、安羅替尼等一批重磅成果,探出一條中國藥企走向全球市場的連云港道路。
(一款“連云港藥”獲批上市)
連云港醫藥產業發端于上世紀60年代末。1992年前后,孫飄揚、陶惠啟、肖偉等一批連云港企業家深感企業規模小、重磅產品缺的窘況,從市場出發,走出了仿創結合的“連云港路徑”。特別是2008年國家啟動1類新藥注冊登記制度以來,連云港藥企每年將銷售收入的8%至16%投向研發一線,12個獲批新藥中有6個為全國首創、世界領先藥物。恒瑞醫藥、豪森藥業更是位居獲批國產1類新藥冠亞軍。如今,“中國醫藥創新看江蘇、江蘇醫藥創新看連云港”已成為行業共識。
(正在建設中的連云港“中華藥港”項目規劃圖)
瞄準臨床需求,構建創新體系。連云港藥企瞄準腫瘤、糖尿病等臨床重大疾病和尚未有有效治療藥物的領域開展研發攻關,建立了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16個國家級創新載體,并聯合了哈佛大學、南醫大、上海藥物所等上千家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和臨床醫學團隊,形成了以我為主、聯合各方的開放創新體系。連云港市科技局科技成果與區域創新處處長周夢玲介紹,這樣的體系保障了連云港新藥研發的可持續性。目前,連云港市獲批或在研的1類新藥已經覆蓋了化藥、生物藥等多領域,形成了超過600個新藥臨床研究項目。
(藥品研發生產)
集聚全球人才,研發港城新藥。“我們從美國回來,就是為了在恒瑞實現創新藥研發夢想。”恒瑞醫藥副總經理張連山表示。這樣的夢想為連云港集聚了超6000多人的研發團隊,其中海歸人才近300人,博士、碩士超3000人。即使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連云港藥企研發人員的人工費用依舊保持30%以上的增幅。
(連云港新醫藥產業園)
推行容錯機制,政策加持創新。創新藥研發通常需要十年時間、上億元的投入,成功率僅有10%。為此,連云港藥企建立科學的容錯機制,按照研發階段定期兌現研發獎勵金,穩定研發團隊人心。連云港則構建了從臨床前研究到上市許可一攬子政策“服務包”助力新藥研發。連云港市工信局副局長席世戰介紹,連云港每年兌現的政府獎勵資金超2億元,并通過連云港醫藥人才創投基金等金融工具,專項支持醫藥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