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從連云港到南京怎么走?答案是坐大巴4個多小時,坐火車需要7個多小時。感覺上,連云港與南京并不遙遠,實際上交通卻很不便。這一窘境隨著12月11日連淮揚鎮鐵路全線開通打破。“軌道上的江蘇”挺起“鐵脊梁”,連云港至南京、上海、杭州,高鐵出行最快壓縮到2小時50分、3小時30分、4小時35分。
起跑高鐵時代,連云港將更加緊密擁抱長三角,通過促進與沿途城市和區域間的互通互聯,進一步加強區域融合發展格局。借高鐵的東風加速要素流動,客源、人才、產業等方面產生集聚效應,重塑地區“經濟版圖”。
打通江蘇高鐵網中軸線
在長三角密集的鐵路交通網絡中,連淮揚鎮這條高鐵線路本身看起來算不上突出,但放在江蘇,特別是蘇北地區,它的意義顯然要重要得多。
到2020年底,江蘇鐵路網絡規模和質量大幅提升,“三縱四橫”高速鐵路網基本建成,江蘇迎來一年開通四條高鐵的“豐收年”。
連云港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市鐵路辦副主任薛采高介紹,連鎮高鐵位于江蘇省中北部,北起連云港市,向南經淮安、揚州市,跨過長江后到達鎮江市,北段連接隴海鐵路、青連鐵路和在建的徐連高鐵,中部接徐鹽客專、寧啟鐵路,南端與滬寧城際鐵路相連,形成縱貫江蘇省蘇北、蘇中、蘇南地區的中軸鐵路主通道,素有“江蘇高速鐵路網的脊梁”之喻。
對連云港來說,連鎮鐵路在連云港境內全長47.6公里,沿線途經灌云、灌南等地。鐵路通車后,連云港市將打開通往長三角等發達地區的快速通道,使連云港更好地融入長三角核心區,加快與沿線地區的經濟交流與合作。
從整條鐵路的命名上看,連云港、淮安、揚州以及鎮江都是江蘇的地級市,和長三角其他省份似乎并無關系。然而,這條鐵路卻備受上海、浙江等地媒體關注,這是什么原因呢?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方面表示,連鎮高鐵全線貫通,直接將連云港、淮安、揚州、鎮江地區部分縣市連通全國高速鐵路網,實現與上海、南京、杭州等長三角中心城市無縫對接。同時,對于完善長三角地區鐵路網布局和區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助力打造“軌道上的長三角”,提高沿線城市交通便捷度、暢通人流物流資金流、促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高鐵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連淮揚鎮高鐵全線通車運營后,串起了蘇北、蘇中、蘇南,將通過促進各城市和區域間的互通互聯,進一步加強區域融合發展格局。”在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黎峰看來,相信沿線城市一定程度上會在客源、人才、產業等方面產生集聚效應,借高鐵的東風加速要素流動,重塑地區“經濟版圖”。
借力布局加快產業升級
產業協同發展,是推動連云港邁步連淮揚鎮一體化時代重要抓手,也是連云港承接高鐵機遇未來的優勢和主要競爭力所在。
連云港與蘇中、蘇南、上海、浙江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通,交流合作源遠流長。在過去的30多年,彼此的參與度、緊密度和融合度不斷提升,產業協同發展不斷深化,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不斷取得新成效。
如今,站上新的起點,在高鐵時代推進彼此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連云港如何找準定位、揚其所長?
“當好連淮揚鎮一體化發展生力軍,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集群,統籌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全面提升產業分工協作含金量和附加值。 ”連云港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這個過程中,要大力推動產業發展聯動,打造國家級產業和技術創新聯盟,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共建產業合作示范區。
與此同時,作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連云港也需要主動借智新高鐵時代的城際合作。連云港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在未來的發展中,連云港以編制好產業和創新資源標識圖為依托,既防止重復投入、資源浪費,又推進產業聯動、資源共享,讓更多的創新資源、發展資源和人才、資金、信息有效流動,共贏發展。
對接江蘇旅游“新時空”
11日上午10時許,連云港市友好國際旅行社老總李道勇還在忙活著連淮揚鎮鐵路開通后鎮江旅游包列的行程。“600多名游客將坐高鐵來連云港,開啟兩天的山海觀光之旅。”李道勇說,屆時這些鎮江游客將游覽花果山、連島、連云老街等經典景區,行程共兩天一晚,感受“大圣故里”的美麗風光和獨特文化,欣賞江蘇省最美的海島沙灘。
“對于長三角沿線城市的吸引力還是很大的,高鐵開通,給予連云港旅游更多的是機遇。”連云港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賀善鐵說,下一步,連云港市將圍繞高鐵旅游、觀光生態旅游、歷史文化旅游、親子研學旅游、紅色旅游等,策劃推出一批策應高鐵旅游的系列產品。為高鐵旅游提供便捷的服務,推出豐富的旅游產品,優化提升旅游公共服務,為廣大游客提供特色、多樣、優質的旅游體驗。
(山海港城)
此外,連云港市還將抓好旅游激勵政策和優惠措施的落地。“目前,我們已經和高鐵沿線16個城市的旅行商初步達成了合作的意向,下一步,將繼續做好政策的推廣和落實,不斷擴大我市高鐵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連云港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市場推廣處副處長韓倩倩說。
高鐵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高鐵經濟帶、高鐵新城等高鐵經濟的蓬勃發展,將促進連云港市和區域間的互通互聯,使旅游業、物流業直接受益,進而重塑地區“經濟地理”。(徐黎一 王文 周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