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公司2018年成立后一直想辦許可證,但之前申請手續太煩瑣,要跑好幾個部門,沒想到現在這么快就辦好了。”近日,在拿到《糧食收購許可證》后,江蘇云程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先生激動地說。
劉先生能夠在很短時間內拿到《糧食收購許可證》,是連云港市開發區深入推進審批改革成果的具體體現,不僅如此,該區在其他領域的改革同樣成效明顯。
近年來,連云港市開發區借助自貿試驗區“最高平臺”先行先試優勢,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部署,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先后獲評“全省營商環境綜合評價先進地區”“全省開辦企業先進地區”及“全省用電報裝先進地區”等榮譽稱號。
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該區全面推行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和全程電子化登記,相繼取消了冠“連云港”“江蘇”行政區劃的名稱預先核準,推行全程電子化登記,借助實名認證和電子簽名技術手段,實現了“不見面審批”,除特殊情況外,電子化率已達100%。進一步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允許實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登記、商務秘書公司托管登記,此舉進一步放寬了市場主體的住所登記條件,讓企業最大程度享受改革帶來的政策優惠。
此外,該區還先行試點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在自貿區內率先開展商事登記確認制改革,商事登記由審查登記模式向登記確認模式轉變,申報材料從10余項減少到2項,企業開辦線下登記實現“即時確認、立等出照”,線上全程電子化登記實現“秒批”。同時,出臺改革實施方案,逐項明確責任部門、具體改革舉措及監管措施,制定了聯絡員制度、審批與監管信息雙向推送制度等多項保障機制,并在登記注冊環節實現“雙告知”率100%,目前已有近1500家企業享受“證照分離”政策紅利,涉及簡化涉企經營許可事項2000余項,有效降低市場主體準入準營門檻。
深入實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加速項目落地建成。連云港市開發區研究制定“拿地即開工”實施方案,大幅壓縮項目從立項到施工的審批時間,有效控制“未拿地就開工”的不規范行為,項目平均建成時間提前40天左右。實行工程建設項目聯合竣工驗收,按照“統一受理、聯合勘驗、聯審商議、聯合審查、限時辦結”原則,組織住建、環保等部門上門統一驗收,有效破解了建設工程項目竣工驗收環節多、耗時長、大量資料重復交、部門間往返跑等難題。同時,還出臺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豁免辦法,轄區范圍內新建、改建、擴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等8類建設項目,可不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手續即可開工建設,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設速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將地質災害區域評、壓覆礦區域評、回顧性區域環評等納入“區域評估”涵蓋領域,落戶區內的項目均可免費共享,有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目前,該區的區域評估結果已應用到50余個投資項目,累計為企業節約資金300余萬元。
當前,連云港市開發區“放管服”改革位居全省前列,“3550”改革平均壓縮審批時限65%以上,已基本實現“2330”常態化,其中自貿試驗區已基本實現“1220”常態化,投資項目施工許可審批環節減少35%、承諾辦結時限縮減55%,95%事項實現全程“網上辦、不見面”。“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工作流程,壓縮辦理時間,降低辦事成本,努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為廣大投資者和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人性化的服務。”該區行政審批局主要負責人說。(彭中宇 楊家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