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十分感謝政府給俺送來了‘救命錢’,防貧保真是‘及時雨’啊。”日前,連云港海州區浦南鎮江浦村村民周懷霞接過16萬余元的防貧保險救助金,一邊抹眼淚,一邊連聲道謝。周懷霞家現有3口人,自己身體不好,靠在村合作社編織漁網貼補家用,丈夫常年在外務工。兩年前,兒子患上尿毒癥,巨額的醫藥費壓得她喘不過氣來,正當她再次為籌集治療費用絞盡腦汁時,海州區扶貧辦等相關單位及時送來了防貧保險救助金,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據了解,這也是海州區今年推行防貧保機制以來賠付的最高一筆資金。
(村民周懷霞收到16萬余元防貧保險救助金)
“防貧保是海州區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關于實施精準扶貧、未貧先防、主動控制貧困增量的一項創新之舉。全市域推進防貧保工作,連云港市在全省是第一家。”海州區扶貧辦副主任楊曉東介紹,防貧保是探索建立以財政資金為主導,惠及更多農村困難群眾的專項保險救助,重點解決農村非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和雖然已經脫貧但收入不穩定、持續增收能力不強的脫貧戶共兩類臨貧易貧人群,以及因病、因學、因災可能引發以上兩類人群重返貧困的問題。
今年初,海州區政府與人保財險連云港市海州支公司合作,由區財政出資153.3萬元設立防貧保專項資金,按每人每年70元的保費標準,為占全區農村人口10%左右的非貧低收入戶和非高標準脫貧戶購買保險,區政府設立項目基金庫,建立防貧目標人群數據庫,并借助人保財險海州支公司完善的鎮村基層服務網絡、專業人員和技術優勢,構建橫向到底、縱向到邊的精準防貧網,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為精準識別和鎖定擬救助對象,海州區通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幫扶回訪干部代為申報和利用人保財險信息平臺進行線上申請或代申請4種途徑,由區衛健、人社、教育、醫保、民政、公安等政府職能部門,每月按時提供預警數據;在申報環節,主要由住院群眾、困難學生、受災群眾以本人名義向村“兩委”提出申請,經鎮村兩級審批并上報區扶貧辦,區政府則通過從扶貧大數據比對、入戶核查、村評議公示和區扶貧辦審批等方面嚴格把關,并根據“五看、一算、一核、一評議”的規范化管理,確保“不錯賠、不惜賠、不濫賠”,實現財政資金安全精準投放。
據統計,截至目前,海州區上半年建檔立卡35戶已全部完成入戶資料收集,已賠付9戶。因受疫情影響,目前海州區尚有10戶10人次醫療費用尚未賠付,7戶人員因資料不全待進一步核查后賠付;非建檔立卡戶經過鄉鎮初查后尚存有效數據134條,已完成入戶核查101戶,正在公示賠付的有14戶。
“目前扶貧攻堅工作已進入關鍵階段,防貧保是政府部門真正實現民生保障、讓老百姓穩定受益的一項溫暖工程,必須緊抓不放,一抓到底。”楊曉東說。下一步,海州區將進一步拓寬保障服務范圍和資金來源渠道,全面提升精準防貧的覆蓋面,真正把實事辦實、好事辦好。 (記者 王懷詩 通訊員 王一平 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