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每天中午到點就送來這么豐盛的午餐,讓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墟溝街道居民劉云芳端著社區工作人員送來的熱騰騰的午餐,激動地說。
據悉,4月初,連云區民政局在包括墟溝街道在內的4個街道、28個村居試運營給孤寡、貧困老人送“愛心午餐”活動,2個星期以來,已有420余位老人享受了“愛心午餐”,不僅讓老人們享受了“舌尖上的美食”,也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大家庭的關愛。
老人免費享受“愛心午餐”
22日中午11時20分,墟溝街道南巷社區工作人員帶著熱氣騰騰的午餐,來到了社區居民錢文蘭的家中。“來了?真準時!”90歲的錢文蘭坐在床上笑著對社區工作人員說。“您快趁熱吃!”社區工作人員將飯盒遞給錢文蘭,并將床上小餐桌給錢文蘭擺好,把飯盒放在餐桌上。
錢文蘭打開飯盒,里面是蝦餃、冬瓜、土豆雞塊和一份米飯。“麻煩你們了,看這菜多好,有葷有素。”錢文蘭高興地說。錢文蘭患有腦血栓,目前癱瘓在床,不能自理,是低保戶。平時錢文蘭的午餐都是白米飯就水,現在社區工作人員每天送來免費午飯,解決了錢文蘭吃飯的難題。
據悉,在此次配餐服務中,除了一小部分行動不便的老人,社區工作人員將午餐送到家中,還有一些老人選擇在社區集中吃飯。在墟溝街道院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記者看見,12名老人高興地打開面前的午餐,一邊吃飯,一邊聊著天,老人們一致認為集體午餐特別好。
今年73歲的夏紹花是名孤寡老人,因為獨自吃飯,時間久了胃口就不太好,平時自己就在家做面條一類簡單的午餐。現在她已經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吃了快兩個星期午餐了,她告訴記者:“社區的愛心配餐營養豐盛,按照老年人身體需要精心搭配。我特別喜歡吃,每次都全部吃完了。”
高齡老人對配餐滿意度較高
“這午餐品種真豐富,有葷有素,我自己在家哪能吃到這么多品種的菜。”83歲的葛朝花連續吃了一個星期的“愛心午餐”,她覺得很滿意。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些老人對此次的配餐服務特別滿意,尤其是年齡在80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有些人平日里還獨自做飯,有些人甚至簡單吃一點食物當午餐,在調查中,有些老人每天以咸菜度日,所以能每天吃上一頓營養豐富的午餐讓他們非常滿意。
“針對老人營養需求,我們設計了科學的菜單,此外口味更清淡、口感上更軟爛。”連云區民政局綜合科科長程吉柱表示,老人普遍對菜品要求口味清淡,所以根據老人的需求,配餐也進行了調整。老人的身體需要蛋白質也比普通人略高,所以配餐也搭配了高蛋白的肉食,同時輔以蔬菜,確保老人的全面營養。
持續探索深化居家養老服務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卻成了一些老人的大難事。做一頓吃三餐,甚至一個饅頭當飯吃的現象時有發生,作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探索解決困難老人的就餐問題,無疑是連云區深化居家養老服務的一項重要課題。
程吉柱說:“此次免費送餐針對兩類人群,一類是社區年齡較大的孤寡老人,一類是老年群體中的低保戶、貧困戶。我們的配送方式也分為兩種,一種是老人行動自如,他們可以自己來社區集中就餐,有些年齡較大或者行動不便的就需要我們送餐上門。連云港聚源配餐中心每天定時將午餐配送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社區有專門負責送餐上門的工作人員,按照需要配送的老人住址,把飯菜送到每位老人家中。”
據悉,配餐服務已實行近兩周時間,前期,社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進行了走訪,確定符合免費送餐條件的老人,在征求老人意見后,為他們免費配餐。
程吉柱介紹,這項配餐服務是連云區民政局為了滿足特困、高齡、空巢和生活不能自理等老年群體配餐服務需求,切實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幸福感的愛心助餐服務,目前在連云區4個街道、28個村居試運營。試運營結束后,民政部門會針對符合政府購買條件的老人實行補貼制度,老人只需支付少部分午餐費用就可以享受到“愛心午餐”。(記者 武娜 通訊員 韋昕汝 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