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初春的暖陽透進窗明幾凈的玻璃,灑在方形的木質大桌上,抬眼望去,白墻上鑲刻著莊重的政協徽標和高度凝練的“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圖版。“很多事情,在這里,聊一聊,議一議,很快就能解決。”這樣精心布置的協商議事室,是群眾常來常坐常聊的地方。
近年來,江蘇省連云港市海州區洪門街道橫向盤活各類資源,把協商議事室融入到推進社會治理探索中去,通過政協委員進村進戶征集問題線索,將老百姓關注的熱點事項擺上政協議事平臺,讓協商成果結成群眾看得見、摸得著、體驗得到的“惠民”成果,為鄉村振興提供不竭動力。
鄉村環境“靚”起來
在洪門街道洪門村往東400米處,一條南北走向的薔薇河繞村而過,一陣春風拂過,湖面蕩起陣陣漣漪,成群結隊的海鷗追逐嬉戲,河堤岸邊新種的樹苗迎著陽光競相生長。
今年以來,洪門街道組織村民開展協商會議,找準環境改善方法,在河堤上建設綠化苗圃,打造花園小道,形成一個集觀光、休閑于一體的都市農業基地。
鄉村產業“旺”起來
為了促進農業增效,增加村民收入,洪門街道組織政協委員走訪調研家庭農場項目,根據調研結果,街道在村里開展了“我為鄉村發展獻一計”的協商議事活動,邀請老黨員、村民代表、致富能手、村干部進行協商。
“洪門村緊鄰薔薇河,水源充足,地理位置優越,建議發展循環產業”“利用廢舊廠房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經過充分協商,最終達成共識,因地制宜推廣“藕+”產業新路子,培育出一把加快精準扶貧、帶動群眾致富的“金鑰匙”。
鄉村日子“美”起來
街道將議事室與村居會議室、文化活動中心、農家書屋、文體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黨員政治生活館共享,立足打造“議事室+”,組織開展書香閱讀、黨史學習、紅色故事會、文藝活動演出等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大大豐富了群眾日常文化生活。洪門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閔浩表示:“今后,我們繼續將議事室打造成為接待村民、協商議事、學習提升、開展活動的重要基地,進而提升鄉村協商治理水平。”
下一步,洪門街道將不斷豐富村民議事協商形式,拓寬村民議事協商范圍,探索創新村民議事協商機制,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邵沛源 李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