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文內配圖均來自網絡
交匯點訊 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何加快?唯有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通過改革“深刺激”“強刺激”,打破種種體制機制藩籬,在經濟運行中讓“市場先生”更多發聲。在江蘇,隨著一項項標志性、關鍵性經濟體制改革舉措落地生根,改革支撐發展的動力作用正逐步顯現。
推進國企民企融合發展
江蘇是民營經濟大省、外向型經濟大省,同時,國有經濟也一直扮演著經濟主導力量的角色。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為國有企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曾幾何時,人們印象中的鐘山賓館集團,只是一個傳統的實體酒店經營企業,現如今,這家省屬國有獨資的政務型酒店管理集團的產業鏈,早已從“本業”向酒店管理、物業管理、劇院管理、資產管理等領域延伸。近5年,鐘山賓館集團通過品牌輸出,將委托管理的項目崗點拓至近百個,累計增加營收超億元。集團董事長狄嘉表示,“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機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是十九大報告對國企改革的頂層設計。這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防范國有資產流失,實現保值增值,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
今年,全省國資國企改革有序推進。以管資本為主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順利開展,省級層面改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工作已在試點。整合全省沿江沿海港口資源組建江蘇省港口集團,國有資本布局結構進一步得到優化。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必須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資監管機構職能轉變,落實審批事項清單,確保該放的放到位,該管的管到位。堅持從嚴管控省屬企業非主業投資,推動各類資源向主業集聚。
“推進國企混改,江蘇要充分利用自身原有優勢,解放思想,加速國企、民企更深層次的融合,鼓勵國企加大對市場新業態的探索與涉足,形成省內國企與民企強強聯合、深度合作的格局。”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呂永剛說。
打造健康的市場環境
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健康的市場環境。十九大報告指出,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顯然,打造健康的市場環境對政府創新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是基礎,實現要素市場化配置是關鍵。”省發改委經濟體制改革處處長李君良說,我省將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完善現代產權制度,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化,加快價格市場化改革,健全完善資本、技術、土地、人力資源、科技等要素市場建設。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作為我省“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不見面審批(服務)制度安排正成為江蘇釋放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品牌。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主任方偉表示,今年江蘇又提出“3550”改革目標,即:開辦企業3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動產登記5個工作日內完成、工業建設項目施工許可50個工作日內完成。下一步,要繼續提升政務服務網建設水平,加大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力度,力爭今年底全面實現“3550”目標,將不見面審批(服務)品牌打得更響、擦得更亮。
市場決定價格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關鍵。江蘇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已基本放開,政府定價范圍不到2%。省物價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衛東表示,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的價格機制改革提出新要求,江蘇將牢牢抓住價格這一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效率的“牛鼻子”,推進輸配電、天然氣、農業水價等重點領域價格改革,完善環境價格機制,推進清費降本減負,清理規范各類涉企收費。在公眾關注度較高的房價方面,物價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綜合監管機制。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省統計局副局長劉興遠表示,消費是收入的函數,擴大消費關鍵是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和總體消費能力。江蘇要加大培育“橄欖型社會”的力度,不斷發展壯大中等收入群體,讓中等收入群體成為消費結構升級的“主力軍”“生力軍”。
直接融資玩轉資本魔方
繼去年企業首次發行上市(IPO)融資額創歷史最高紀錄之后,今年江蘇企業直接融資再迎“大年”。截至10月底,全省新增上市公司55家,總數達372家,首發融資、股權再融資金額分別達259億元、839億元,其中,首發融資額已超去年全年。
江蘇證監局局長梁永生表示,江蘇將按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要求,找準找實發展短板,提高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大企業上市推進力度,發揮好資本市場的再融資、并購重組功能,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堅持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認為,江蘇應在繼續擴大上市公司規模的同時,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將江蘇上市板塊打造成全國最優秀市場。此外,江蘇還應積極發展產業金融,將產業與金融緊密結合,實現金融產業化和產業資本化,重點發展供應鏈金融、中小微企業轉貸和資產證券化,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全力推進金融創新,加快傳統金融轉型升級,利用大數據、互聯網、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發展現代新金融,提高江蘇金融發展水平。
十九大報告提出,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省財政廳預算處副處長鄭一鳴表示,這要求我們在今后的預算管理工作中,立足于已確立的預算制度主體框架,進一步提升預算的全面性、規范性和透明度,推進預算科學精準編制,增強預算執行的剛性約束,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下一步,江蘇將繼續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增強政府財力運籌能力;加快全省預決算公開統一平臺建設,推動透明預算制度建設;強化預算執行管理,硬化預算約束;提高財政支出績效,加快出臺均衡性轉移支付辦法,促進形成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省對下財政管理體制。
交匯點記者 吉強 李睿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