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國務院今年1月3日印發《關于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就推進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整合,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中央對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重大改革舉措,也標志著我國全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分割“二元結構”的終結。
去年,常州作為江蘇省整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試點城市,先行啟動了整合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月8日,記者就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采訪了市人社局局長吳新法。
吳新法表示,常州自去年啟動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工作以來,已經理順管理體制,完成制度整合,醫保統籌層次得到有效提高。截至目前,2016年度全市202.6萬城鄉居民的參保繳費工作已順利完成,其中市本級城鄉居民醫保參保人數63.3萬人,比上年末33.3萬人增加了90%。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后由人社部門統一管理,徹底改變了原先城鄉制度分設、管理分割、資源分散的三分格局。通過整合,一方面醫保待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農村居民看病就醫更加方便。
整合后,實行相同的繳費及財政補助標準、相同的藥品目錄和報銷比例、相同的刷卡結算服務,實現醫保待遇同城同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原新農合參合人員的待遇水平,減輕醫療費用負擔,防止因病致貧。以鄒區參保居民趙某為例,2016年1月趙某在市一院住院,發生醫療費用157211.68元,個人支付45065.06元,自付比例僅為28.7%。如按原新農合政策,這筆住院費用只能報到43881.14元,個人需多支付50149.87元。整合后,該參保居民個人自付比例下降了31.9%。
整合后,城鄉居民的參保繳費、就醫購藥等信息統一集中到人社部門,提高了數據查詢分析效率,簡化了轉移接續手續。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向村、社區醫務室延伸,僅去年就新增定點村醫務室近90家,方便了參保居民看病就醫。同時,城鄉居民醫保整合,還有利于解決居民重復參保、財政重復補貼、信息系統重復建設等問題,從而促進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社會保障的統籌協調發展。
吳新法還表示,由于受政策待遇、項目互認、系統通聯、技術瓶頸等問題制約,異地就醫聯網結算成為醫保經辦工作的一個“痛點”。2013年以來,我市將此項工作列為年度重點任務,經過近年來的努力,省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的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去年,我市本級共計辦理省內聯網刷卡結算530人,結算醫療費用93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0%,我市省內聯網費用結算率也從2013年的0.13%快速提升到2015年的35.8%,實現了質的飛躍。
今年,我市將加快推進異地就醫聯網結算建設。一是進一步擴大省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范圍,力爭今年我市省內跨市異地聯網結算率達到50%;二是積極配合省廳建設異地就醫跨省聯網結算平臺,力爭年底前實現部級平臺和省級平臺聯網并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