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在常州地稅六分局,最愛笑的人就是雷國鷹了,無論同事還是納稅人,都樂意與他親近。
他是六分局風險應對三科科員,今年54歲。
2014年9月,市地稅稽查局接到一起舉報案件,舉報某街道所屬的村委收取房租、土地租金等收入不入賬,涉嫌偷逃國家稅款。接到舉報后,局領導高度重視,并立即將這一案件轉交地稅六分局,要求嚴肅調查處理。案件事涉5個村委組織,時間跨度長、案卷材料繁瑣、數量巨大,處理起來十分棘手。
最終,任務分配給雷國鷹這個小組處理。
“老雷工作經驗豐富,做事又細心踏實,這個案件交給他,我們都覺得放心。”分局長季蘇云表示。
該案件有3年的時間跨度,為了在眾多資料中找出線索,同時不耽誤手上其他案件的處理,上班時間不夠用了,老雷就利用下班時間和周末,將信息一條條梳理,終于理清了頭緒。
首先,老雷對涉及的不同稅種的政策和基礎數據,一個個進行仔細梳理分類。為了能夠確保數據準確,他總是先用計算器計算一遍,再通過電腦函數計算核對。
其次,案件所涉合同的信息需要進一步核實。為核實合同信息,他多次親自驅車到現場,終于獲得了第一手準確資料。
案件處理過程中,有些村委有抵觸情緒,不愿意積極配合。老雷在向領導匯報的同時,主動和村委負責人、會計講解稅收政策,爭取他們的配合。
“以前我們對稅收的政策不了解,很多事情處理得也不規范,多虧了老雷的耐心講解,才解開了我們心頭的疑慮。”一村委負責人事后說。
終于,老雷帶領的小組通過近4個月的不懈努力,案件取得了顯著進展,稅款和滯納金共計1200多萬元全部按時入庫。
“我要去投訴你們!”不久前,雷國鷹的辦公室里傳來這樣的聲音。
原來,一名納稅人前來辦理業務時,因對政策不了解,涉及到切身利益又比較急躁,情緒激動。
雷國鷹聽罷,先給這位納稅人泡了一杯茶,等他情緒穩定時,再給他耐心解釋,一講就是一個多小時。最終,雷國鷹熱心、耐心、細心的解釋贏得了納稅人的理解。
雷國鷹1995年進入稅務系統,幾十年如一日奮斗在稅收一線的平凡崗位上。近半年來,他的身體一直感到不適,可是手頭有未完成的案件,一向敬業的他說什么也不肯放下手中的工作,總想著身體再拖一拖。
半個月前,在家人和同事的勸說下,雷國鷹終于答應去醫院。
住院期間,領導和同事去看望他,病床上的雷國鷹卻還在牽掛案件的完成進度。
“我父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年四季都在田里辛苦勞作。我小時候他們就教育我:一分耕耘,才會有一分收獲。我做的都是分內的工作,既然拿著國家的工資,就應該好好干活,這樣才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雷國鷹的雙親都八九十歲了,正是他們那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浸潤著這樣一個踏實、肯干的稅務人。現在,老雷也是這么教育自己的兒子的,他希望把這樣的家風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