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6月14日,徐州市政府與中華環保聯合會主辦的中國(徐州)大氣環境保護高峰對話暨大氣污染防治共同宣言發布會在徐舉行。發布會上,徐州市政府、中華環保聯合會與有關高校、科研院所、環保企業和基金公司簽訂“共建中華環保聯合會大氣環境協同發展中心戰略合作協議”,標志全國首家大氣環境協同發展中心徐州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正式成立。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環保聯合會名譽主席顧秀蓮,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張艷,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巡視員衛宏,徐州市委書記張國華,市長周鐵根,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束志明,副市長周寶純,中國礦業大學校長葛世榮,中華環保聯合會秘書長張永紅、副秘書長謝玉紅,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鮑曉峰,美國工程院院士、明尼蘇達大學大氣顆粒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裴有康,日本光觸媒產業技術協會會長、環境材料化學研究組組長垰田博史等國內外專家學者以及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中科明天科技集團、美國綠谷投資控股集團等企業代表共約100余人參會。
張國華在致辭時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擺上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我們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當前徐州正處于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全面加速的重要發展期,產業結構依然偏重,資源環境壓力仍較突出,大氣污染防治任務艱巨,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這次大氣環境保護高峰對話會在徐召開,必將對我市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和生態產業發展產生重大深遠的影響,引領全市上下更加積極探索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綠色轉型的新路徑,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互促共贏。我們將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鼓勵廣大企業實行綠色生產、履行環保責任,廣泛匯聚起保護環境、改善大氣的思想共識,讓“同呼吸、共奮斗”成為全社會的行為準則。我們將多措并舉防治大氣污染,全面深化各類污染源治理,嚴格落實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措施,加快推進先進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應用,讓徐州天更藍、空氣更清新、城市更宜居。我們將大力培育發展特色生態產業,優先發展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培育發展大氣環保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努力形成大氣環保產業集聚發展的品牌效應和競爭優勢。我們將加強與中華環保聯合會的協作,共同建好大氣環境協同發展中心這個平臺,深化與各方合作交流,為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貢獻。
衛宏在講話中說,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江蘇省老工業基地和資源能源大市,生態環境建設壓力大、任務重。讓人欣喜的是,徐州在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進程中沒有走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利益的路子,而是在全國率先舉起了以技術轉化和產業化推動大氣環境保護的大旗,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青山、碧水、藍天的美麗徐州。這種做法令人欽佩。希望徐州市、中華環保聯合會與各有關單位創新合作模式,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積極開展科學監測、科技攻關和技術應用,加快推動大氣環保技術產業化。要大膽創新、先試先行,為國家層面完善大氣污染防治市場政策提供參考藍本,并通過示范城市建設,為國家、區域和城市空氣質量管理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為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轉型、經濟和能源結構調整、環境空氣質量改善作出應有貢獻。
發布會上,周鐵根宣讀了大氣污染防治共同宣言。泉山區人民政府與美國工程院裴有康院士簽訂了外籍院士引進合作協議。雙方將重點引進裴有康院士在大氣污染防治領域有關技術、人才與團隊等科研資源,共建“中美大氣污染物治理聯合實驗室”,重點研究大氣污染物治理產品及其相關應用。20家大氣環保及相關領域的企業在發布上簽署了項目合作協議。
高峰對話活動期間,來自美國、日本和國內的有關權威機構、知名企業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圍繞大氣環境保護及有關領域的技術研究、治理實踐與未來發展趨勢等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