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最近常去買菜的居民是不是明顯感覺到“菜籃子”拎起來比春天輕松多了呢?除了肉價、淡水魚價還在天上飛,大多數蔬菜都降到了“1”字頭、“2”字頭了。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9日發布CPI數據顯示,5月份江蘇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2%,環比下降0.2%,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已經連續3個月環比下跌。
青菜1.5元一斤,白蘿卜1.5元一斤,黃瓜1.5元一斤,包菜1.5元一斤,洋蔥1.5元一斤,就連此前一度漲到8元一斤的冬瓜也跌到了1.8元,而土豆、青椒、茄子、四季豆、花菜、生菜等價格均降到了2.5元以下,這是記者6月8日在南京進香河農貿市場了解到的價格行情。與3月份之前相比,菜價基本上降到了大家預期中的水平。由于鮮菜價格在CPI統計中占有不小的權重,也直接引起了近3個月來全省居民消費價格中“吃”的價格——食品煙酒類價格環比連續下降3個月,3月環比下跌1%,4月環比下降0.5%,5月環比再降1.5%。5月是近3個月來降幅最大的一個月,其中菜類價格下降16.9%,干鮮瓜果類價格下降3.4%。當然肉和魚仍然貴得離譜,與4月份相比,5月全省畜肉類價格上漲1.5%,水產品價格上漲0.8%。
雖然隨著天氣轉暖,食品價格走上下坡路,但是統計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5月份江蘇CPI同比上漲2.2%,食品同比漲4.2%仍是拉動CPI數據上行的最大動力。也就是說,與一年前相比,現在“吃”的價格其實還是偏高,其中,畜肉類價格同比上漲20.4%,豬肉價格同比上漲31.4%,淡水魚價格同比上漲13.4%,在外餐飲價格同比上漲2.8%,菜類價格同比上漲2.9%,干鮮瓜果類價格同比下跌8.0%,蛋類價格同比下降1.1%。數據顯示,除了交通和通信價格同比下降2.8%外,八大類價格中的其他七類價格全部高于去年同期。
■相關新聞
5月全國CPI同比上漲2.0%
新華社電 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報告,5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0%,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
專家表示,前期居民消費物價上漲的主要動力來自豬肉和蔬菜,但兩者對CPI的同比拉動逐漸走弱。綜合考慮國內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非食品價格漲幅低位徘徊以及一季度市場流動性總體寬裕等因素,未來CPI漲幅有上行可能,但空間有限。
今年2月至4月,我國CPI同比漲幅連續3個月保持在2.3%的水平。5月CPI同比漲幅回落,主因是隨著氣溫升高,大量應季蔬菜生產上市,鮮菜價格從前期高位趨于正常。
5月份豬肉價格繼續高位運行,同比上漲33.6%,影響CPI上漲約0.77個百分點;環比漲幅為2.3%,影響CPI環比上漲約0.07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預計,未來豬肉等食品價格上升壓力將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