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南通以“文化強市”戰略讓城市軟實力持續增強

        【連網】文化引領凝聚改革發展正能量

        2016年2月14日,南通88歲“磨刀老人”吳錦泉當選央視“2015感動中國人物”,成為頒獎晚會上年齡最大的獲獎者。

        除了吳錦泉之外,還有“中國好人”宋瑛、全國優秀人民警察顧瑛、火海救人的周江疆、“修車老人”胡漢生……自1986年以來,我市先后有600多位市民成為市文明新風典型,89人登上“中國好人”榜,20人被評為全國全省道德模范……群星閃耀江海大地,享譽全國的“精神文明南通現象”不斷發揚光大。

        普通人的美德善行形成“滾雪球效應”,多年來,南通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各行業大力弘揚文明新風:江海志愿者從成立之初的34人壯大到近70萬人;送信沿途幫扶孤寡老人的“愛心郵路”從一條發展到600多條;支教群體從當初的33名教師發展到1000多名教師;以長江引航員姚澤炎等為代表的全國勞動模范達到106人。

        廣大干部群眾因公民道德建設而凝心聚力、上下一心,樹立起趕超的信心、迸發出爭先的豪情。

        全國文明城市是反映我國城市整體文明水平的綜合性榮譽稱號,是含金量最高的“金字招牌”。

        去年我市蟬聯“全國文明城市”,繼2008年、2011年之后,第三次躋身光榮榜,我市代表在京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

        以文化鑄魂聚心,用文化引領發展,用最新理論武裝頭腦,譜寫中國夢“南通篇章”的新實踐。

        近年來,我市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文化建設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文化建設,引領前進方向、凝聚奮斗力量、激發創造活力。

        3000多場宣講報告,10萬多人次聽講,十八大以來,市委組建宣講團,我市開展各類專題教育學習研討會,在江海大地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理論學習熱潮。以“江海大講壇”為引領,近年來,全市建成各類講壇學堂84個,形成一批宣講“品牌”。

        2015年8月29日,全市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工作會議提出文化建設“三強兩高一前列”目標,強調要“傳承和弘揚南通特色文化,努力彰顯江海文化特色魅力”,為建設“強富美高”新南通、開創“兩個率先”新局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文化事業彰顯地方發展軟實力

        2016年2月12日,南通少兒圖書館舉辦了2015年度讀者借閱排行榜暨“閱讀之星”頒獎活動,來自新華僑幼兒園的王靜嫻小朋友獲得第一名,她在2015年度全年閱讀了379本圖書。

        南通圖書館新館于去年10月正式開放,市少兒圖書館也同期對外開館運行。據統計,截至去年12月31日,南通市圖書館(少兒圖書館)辦證62443張,接待讀者50余萬人次,借書168840人次。

        以打造城市“15分鐘文化圈”和農村“十里文化圈”為目標,近年來,我市新一輪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蒸蒸日上。市圖書館新館、鳳凰書城、范曾藝術館、中華慈善博物館、城市綠谷、文藝之家等一批市區文化基礎設施項目先后建成投入使用或加快推進中??h(市)區重點文化設施項目紛紛上馬,其中如皋市文化廣場項目、啟東市圖書館、通州文博中心等項目已建成并對外開放;另有一批項目正在建設中或即將動工。

        一手抓基礎文化設施建設不放松,一手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上狠下功夫。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以保障群眾基礎文化權益為著力點,以文化服務為核心,努力構建覆蓋城鄉、實用高效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據統計,“十二五”以來,全市財政文化支出50億元,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固定資產投入達145.13億元。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目前,全市建有博物館(紀念館)2家、文化館9家、圖書館10家,鄉鎮(街道)文化站97家,村級活動室1903家。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1210平方米,比“十一五”期末翻了一番。

        在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的同時,公共文化服務品牌效應不斷顯現。以市公共文化服務展示月活動為龍頭,“濠濱夏夜”“文化江海行”等群眾文化活動品牌持續做強做精,并向基層和農村延伸,基層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2015年,全市開展各類文化活動14287場,參與人數達472.4325萬人次。其中,全市送戲2444場、送電影20226場、送書334773冊、送展覽625場、送培訓113938人次。

        歷史文化名城對外展示新內涵。依托非遺項目的挖掘和傳承保護,近年來,我市建成了非遺工坊等傳承基地,通過對外展示交流加快“走出去”步伐,文化對外形象進一步提升。

        在江海文化地域特色初步形成的同時,我市努力推動精品生產和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文化藝術創作出新出彩,80多件作品獲全國獎,120多件獲省級獎,一批藝術家和文藝作品先后獲得了“山花獎”“群星獎”等文藝最高獎項。2009年以來,我市33部作品獲省“五個一工程”獎,2部作品摘取全國“五個一工程”大獎。匯集眾多南通籍美術名家的“江海藝境”系列展覽,在更為廣闊的舞臺上對外展示了南通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內涵和形象。

        文化產業啟動經濟發展新引擎

        截至2月底,由南通藝術劇院與蘇州水墨同里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共同合作打造的大型室內水鄉情景演出《水墨同里?新珍珠塔傳奇》,已在吳江同里演出500場,觀看人數達9萬人。

        近年來,南通藝術劇院創作演出了《少年阿丹》《青春放飛》《月到中秋》《大青屋》《天堂的風鈴》《母親的守望》《周江疆》《又見桃花雨》等一批優秀話劇作品和《貞娘恨》《抓鬮養父》《女兒湖》《董小宛與冒辟疆》等一批優秀越劇作品,榮獲國家級、省級多個獎項。

        隨著人們精神需求的日益增長,提供精神產品和服務的文化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2014年,我市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262.73億元,占GDP比重為4.65%,年均增速達40%,全市文化產業認定單位達8074家。

        文化產業是一個極大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寶庫,政策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堅強后盾和助推器。

        在去年文化產業政策調研等推動下,市財政從今年起每年統籌安排專項資金不少于5000萬元,統籌扶持文化產業發展。

        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載體是園區、基地,要做大做強文化產業發展的主體,要像抓經濟項目、抓開發區發展一樣抓文化產業集聚區建設。“十二五”以來,狼山文化產業集聚區和大生眾創街區、通州區南通家紡設計產業集聚區、如皋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重大文產項目有序推進,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鮮明、帶動力和輻射力強的文化產業集聚區已初具規模。

        目前,全市已形成兩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5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37個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基地)組成的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群。1895文創園和海安523文化產業園作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發揮了重點園區、項目的示范引領作用。

        項目既是拉動投資的有效載體,也是激活內生動力的重要抓手,所有目標的落腳點都在項目上。

        我市每年推出約100個文化產業項目,今年的98個項目共完成投資47.98億元。其中家紡業優勢突出,版權保護有力地推動了家紡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使實力雄厚的企業樂于聘用專業人員進行原創型研發。我市兩大家紡市場--通州川姜鎮志浩市場和海門三星鎮疊石橋家紡市場,被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作為世界首個家紡領域的版權保護調研項目。

        為貫徹落實全市推動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工作會議精神,去年10月27日,市委宣傳部會同市發改委、市文廣新局等部門,共同排出了20個宣傳思想文化重點工作項目、28個文化事業重點項目和39個文化產業重點項目。我市將進一步推動文化建設項目化、具體化、標準化,并與即將制定出臺的文化"十三五"規劃相結合,不斷健全督查推進機制,把項目落實到責任主體,推動我市文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南通網記者周權顧遐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免费播放在线日本感人片|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 日本在线视频www色|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a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 美景之屋4在线未删减免费| 巨大挺进她的花茎| 九色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理论片在线观看韩影库|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在线欧美精品国产综合五月| 亚洲不卡1卡2卡三卡2021麻豆| 白嫩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区百度|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专区免费|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国产精品亚洲自在线播放页码| a级毛片在线免费|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最猛性xxxxx免费|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老师在办公室疯狂的肉我|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直播视频区国产| 在线天堂中文在线资源网|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的|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亚洲熟妇丰满xxxxx| 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综合图片| 国产毛片女人18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