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2017年,常州外貿進出口總值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貿易順差992億元。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東風,常州通過減免保證金、創新監管方式等多種舉措,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水平。
每年減免保證金超四億元 海關為企業外貿增添動力 上午,常州新科博華電子有限公司的報關員李潔佳,來到常州海關辦事大廳辦理免收保證金相關業務。新科博華主要從事LED電視機的生產銷售,按照國家規定,租賃企業在開展加工貿易業務時,需要向海關提供擔保,常規的擔保方式是繳納一定金額的保證金。 2017年,新科博華的外貿銷售額達到5.3億美元,今年企業正在開拓東南亞市場。 從2017年初到今年2月,常州海關共為轄區內企業減免保證金3.95億元。 目前,常州獲海關高級認證的企業共有15家。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常州外貿進出口渠道也進一步拓寬。
提供精準化服務 激活企業“走出去”動能 當前,眾多企業對外貿易狀態并不穩定,如何幫助企業充分釋放發展動能,常州海關還提供“量體裁衣”監管模式,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 位于武進綜合保稅區內的光寶華東營運中心,是LED照明產品領域的領軍型企業,企業投資的智能汽車電子新項目,今年即將正式投產。 2017年,武進綜合保稅區工業總產值達到154.9億元人民幣,通過開展“委內加工”,特殊監管區域內的企業,也可以接受區外企業委托進行加工生產,成品在國內銷售,這項創新業務讓出口加工區內的企業由之前的僅面向國外市場的“一條腿”走路,轉變為國外、國內市場的“兩條腿”走路。
2015年12月起,委內加工作為第二批自貿區11項創新監管制度之一,獲準在全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復制推廣。 此外,常州海關還通過延長加工貿易手冊有效期、擴大保稅加工監管模式試點范圍等舉措,有效幫助了常州軌道交通、光伏、工程機械、紡織服裝等優勢產能更加高質量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