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全城接力,拯救10歲白血病男童
孩子父親一天內接到40多通電話,已有10位陌生市民預約周末前往蘇州獻血
常報全媒體訊 “喂,是的是的,我是劉俊……”這已經是劉俊一天內接到的第43通電話了。
幾天前,他因為等不到給兒子救命的AB型血小板急得焦頭爛額,常州晚報記者在得知情況后于3月29日晚上經常州新聞app客戶端對此事率先進行報道。消息一出,常州多家網媒紛紛轉載。目前,已有10名好心人愿意組團前往蘇州給劉俊的兒子劉喆獻血。
事情還要從一周前說起。劉俊的兒子劉喆今年10歲,是武進區李公樸小學五年級的學生,20日晚上,劉喆突發低燒,第二天一早驗血報告出來后,竟然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劉喆隨即被送往蘇州就醫,在經歷骨髓穿刺手術以及化療之后,劉喆的血液指標極不穩定,現在每天都要通過輸血來維持生命??墒轻t院血庫告急、蘇州中心血站血庫告急,劉喆面臨著無血可輸的情況,隨時都在和死神賽跑。
還記得前陣子下雪嗎?你看,孩子那時玩得多開心。 人有旦夕禍福,現在,孩子躺在ICU,正在與死神搏斗。
一天跑三家醫院,就算賣房也要救兒子
“我平時都在外地打工,很少有時間管孩子。”據劉俊介紹,他們是安徽大別山人,去年才在新城春天里買了房,妻子平時也比較忙,周末只有一天時間陪孩子。“前段時間我老婆還跟我討論要不要換個雙休日的工作可以陪陪孩子,結果小孩就生了這個病。”
“我就這么一個兒子,我一定要救他啊。”劉俊回憶,21日一天就帶兒子跑了三家醫院,先是馬杭社區醫院,再到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最后到兒童醫院,得到的都是相同的回復。當天晚上和家人商議后,第二天就把兒子送到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就診。“自己也知道這個病要花不少錢,但當時根本沒有時間考慮醫藥費的問題,哪怕賣掉現在的房子,也要給兒子治病。”
兒子的情況比劉俊想象的還要糟糕,剛進醫院,醫生就立馬給孩子做了骨髓穿刺手術以及化療。緊接著孩子又被送進了ICU,醫院也下了病危通知書。“要救孩子的命,必須輸血。你們家長趕緊想辦法找血源。”劉俊說這是醫生的原話,醫生也向他們坦言,醫院的用血相當緊張,大部分血源要自己想辦法。
來獻血的20個親友僅兩人的血小板符合要求
去哪兒找救命的血源成了困擾他們夫妻倆最大的問題。劉喆的血液指標一直不穩定,基本每天都要輸2個單位的血小板。“他媽媽的血型是A型,我是B型,小孩是AB型,一點都幫不上忙,我們急啊。”劉俊又說,AB血型的人本身就相對較少,蘇州中心血站AB型血小板也是急缺,無奈之下連“黃牛”都找過了。
實在沒有辦法,劉俊在朋友圈發了尋找血源的狀態,也有20個親戚朋友紛紛趕到蘇州來獻血,但是只有兩個人的血小板符合要求。“獻血小板的要求比獻全血的要求要高得多。”劉俊解釋道,獻血小板首先各項指標要符合獻血條件,其次對血液中血小板含量有著嚴格的要求,此外,獻過全血者須在三個月以后才能捐獻血小板。
全城關注,為救孩子紛紛參與愛心接力
29日晚,常州晚報在新聞客戶端報道劉喆的情況后,一天不到,劉俊接到40多個電話,有詢問小孩情況的,有捐款的,甚至有10名愛心人士愿意周末自發前往蘇州為劉喆獻血。
常州市中心血站在得知劉喆的情況之后,第一時間與蘇州市中心血站取得聯系,了解劉喆的病情。目前,通過蘇州血站向省衛生廳行政部門申請,常州血站已招募了兩名志愿者捐獻血小板,檢測合格后將立即調劑給蘇州。
血站獻血服務科主任孫華英告訴常州晚報記者,捐獻單采血小板與常規獻血相比,要求比較高,而且血小板的保存期僅3~5天,因此通常需要醫院有計劃地向血站預約。如果需要輸注血液,血源又比較緊張,患者家屬最好主動與當地血站先行聯系。網絡求助雖然直接有效,但也易給“有心人士”可乘之機,從中牟利。血站會第一時間想辦法落實血源,必要時全省聯動,特殊血液全國保障,保證病人能及時用到血液。
孫華英表示,她非常理解市民想要挽救小病患的迫切心情,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組團異地獻血前要三思,避免“好心沒辦成好事”。一是因救人心切,不顧間隔期而出現頻采、不合格現象;二是途中交通安全、是否符合捐獻條件等因素不可控;三是如果一窩蜂地前往捐獻,也可能造成血液浪費。
呂亦菲 照片由孩子父親提供
來源:常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