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通訊員 孫藝菡) 為給群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務,2017年10月,經過江蘇省委駐灌南幫扶工作隊的牽線搭橋,連云港市灌南縣司法局在張店鎮小圈村建成了全國首家村級網上律師事務所。前不久,《民主與法治周刊》評選出的2017年中國十大律師新聞中,灌南縣“江蘇互聯網律師事務所”向鎮村拓展延伸、探索律師服務新模式的首創舉措名列其中。
(網上律所操作端)
張店鎮小圈村位于灌南縣北部,是該縣最大的行政村之一,也是全縣28個省定經濟薄弱村之一。2016年以來,江蘇省委駐灌南幫扶工作隊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000余萬元,系統實施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三大扶貧工程,2017年底村集體收入達到50萬元,帶動就業近千人。隨著返鄉創業、外來務工人員的不斷增多和經濟收入的快速增加,各類經濟糾紛、信訪矛盾、維權案件等顯著增多,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省委幫扶工作隊駐村隊員王超在走訪群眾過程中得知這一情況后,迅速向工作隊黨委匯報,在工作隊的幫助下,牽線搭橋無錫中鎧信息咨詢服務公司與灌南縣司法局合作,經過3個月的探索和實踐,于2017年10月19日啟動運行了全國首家“互聯網律師事務所”,并在小圈村同步設立了村級網上律所。
據無錫中鎧信息咨詢服務公司總經理丁毅斌介紹,當群眾遇有法律問題時,可通過PC端口、手機客戶端,以視頻、語音、文字等形式向律師尋求幫助和建議,律師會在線對話解答,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優質的法律服務。自運行以來,縣村兩級網上律所已實現訪問量21000余人次、咨詢量3400余人次。調查顯示,群眾和企業的滿意度非常高,“在網上通過視頻與律師直接對話非常方便”,“比去律所找律師容易,可選余地也大”,“網上分類找律師,水平很高,能夠很好地滿足我們的法律需要”。
“江蘇互聯網律師事務所”自啟動運行以來,既受到了老百姓的廣泛點贊,又贏得了律師的青睞,架起了百姓與律師之間溝通的“橋梁”。“互聯網律師事務所確實好用,我們平常碰到一些法律問題很難第一時間找到律師。通過這個平臺,用手機掃二維碼下載軟件后就可以直接跟律師面對面交流,真是太方便了。”百祿鎮高湖村的高月書由于個人財產問題一直想找個律師咨詢,通過廣場宣傳得知灌南縣正在推廣網上律師APP,便趕緊下載安裝了一個。
(村民下載網上律所)
“灌南縣目前只有2家律師事務所,注冊律師23人,而全縣戶籍人口80萬,這樣的比例很難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基于這一現狀,我們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信息技術,搭建了一個整合全省乃至全國律所、律師資源互聯網法律服務平臺,按照‘本地律師優先+省內律師補充+全國律師支撐’的服務供給機制,為群眾特別是生活在基層鄉村的農民群眾提供均等、及時、準確、高效的互聯網法律服務。”灌南縣司法局局長宋永武說:“截至目前,縣村‘互聯網律師事務所’上線入駐律所16家。下一步,我們將根據省司法廳提出的‘增加城鄉布點,擴大宣傳推廣,努力形成全省可復制、可推廣的公共法律服務模式’要求,在縣城人員密集區域或涉法場所、各鄉鎮司法所及重點扶貧村再布點30個網上律所,全力構建更加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