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史衛平 通訊員 王圓圓 王千) 連云港市在灌南建成的全國首家“互聯網律師事務所”,正式上線運行已近三個月,架起了普通百姓與律師溝通的“高速公路”,正在形成全省可復制、推廣的公共法律服務模式。日前,“網上律所”入選由《民主與法制》周刊組織評選的2017年度中國十大律師新聞。
灌南全縣目前只有兩家律師事務所,注冊律師23人,而全縣戶籍人口80萬,每萬人擁有律師人數在0.3人以下,這樣的比例,很難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去年2017年10月19日,灌南縣司法局依托無錫某信息咨詢服務公司技術支撐,正式啟動運行全國首家“互聯網律師事務所”。自運行以來,已實現訪問量21000余人次、咨詢量3400余人次,服務群眾、企業的滿意度經調查達100%。
“互聯網律師事務所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信息技術搭建,整合全省乃至全國律師事務所35000余名線上專職律師,按照‘本地律師優先+省內律師補充+全國律師支撐’的服務供給機制,提供即時在線快速響應法律咨詢、在線法律文書、私人法律顧問,在線服務約見登記、訴訟代理等線上線下服務。”連云港市司法局律管處工作人員介紹說。
目前,可觸控智能互聯網律師事務所終端設置在灌南縣司法局前臺接待大廳,該局在后臺還設置有兩個獨立的咨詢工作室、4個電腦操作應用終端平臺,大大保護了咨詢者的隱私。當群眾遇有法律問題時,可通過PC端口、手機客戶端,以視頻、語音、文字等形式向律師尋求幫助和建議,6秒內律師就會響應在線對話解答,為廣大群眾法律服務需求提供即時、精準、有效的供給保障。
“省司法廳對我們的互聯網律師事務所提出了‘增加城鄉布點,擴大宣傳推廣,努力形成全省可復制、可推廣的公共法律服務模式’的要求。”灌南縣司法局局長宋永武表示,下一步將在縣城人員密集區域或涉法場所、各鄉鎮司法所及重點扶貧村再布點30個,并根據試運行階段群眾和律師反饋意見,升級打造‘網上律所2.0版’。同時,對互聯網律師事務所進行全方位宣傳推廣,提高群眾知曉率。與省內上線的16家律師事務所簽訂合作協議,確定服務責任條款。對省外上線的律師,進一步強化上線資格審查和管控要求,確保依法公正服務。
此外,在項目運營投入、運營階段群眾咨詢費用等方面,司法部門還將爭取上級支持,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財政投入,確保廣大百姓一般的法律咨詢全程免費,使之成為政府的又一項惠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