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初遇白菊
“牛科長,沒想到這么年輕,你是縣委機關的科室一把手,工作干頭萬緒,全縣那么多事需要你管,干部掛鉤幫扶這事,你就不必進村入戶了……你只抓個總就行啦!”村干部對牛科長說。
“那怎么行呢!”牛科長對村長說,“這次全省開展大走訪,縣委號召機關干部,要深入農村,深入農戶,開展精準扶貧,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做點事情。
在牛科長的要求下,村長就把特困戶白菊安排給他了。
白菊家坐落在村東口,一個小院圍著三間主屋,兩間西屋。院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像鏡面似的。一個農婦蹲在門前剝玉米。
村長上前一步,指著老人說:“牛科長,這就是白菊的母親,吳大娘,她眼睛自從丈夫去世就失明了,已經十幾年了。“進屋坐!進屋坐!”,吳大娘扔下玉米棒子,哆哆嗦嗦地站了起來。
進入屋里,村干部給吳大娘介紹,“這是縣委的牛科長,這次扶貧聯系你家,看看有什么困難可以和牛科長說”。吳大娘嘆了口氣說,“俺這老太婆現在就是個累贅,我倒是沒什么,就是苦了白菊這個孩子,為了照顧我,哪兒也去不了,人家孩子都能上大學,還有的到城里工作,咱這孩子都是受我拖累,只能在家務農,我要是死了就好了”,說著吳二娘眼淚就下來了。
“娘!”老太婆話音剛落,在大棚里種蔬菜的白菊,聽說牛科長到她家幫扶,就急急忙忙地趕回來了:“娘!你說這是什么話,我會照顧您一輩子的。
“牛科長,這就是白菊……”
在村長介紹之前,牛科長的目光已從老太婆身上移向了一腳門里一腳門外的白菊了:只見白菊的臉色白里泛紅,紅里泛白;兩只烏黑的大眼像水中的葡萄,又黑又亮又水靈。齊耳的短發上還插著一朵白色的野花,那朵沒有名字的小花像是精心插在耳畔的,又像是耳畔邊自然而然地冒出的。
牛科長心頭一愣,顯然,白菊的美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想不到在這偏遠的小山村還有這樣的美人!白菊的美是天然的,帶著大自然的純真和泥土的芬芳,讓人看了特別賞心悅目。
聽村長介紹,白菊的身世特別凄慘。。。。。。。
白菊身世
時光往前推移,那是18年前的一個冬日早晨,當江南水鄉的第一縷陽光還沒把城市照醒之時,為生活奔波忙碌的人早已開啟了一天的行程,空氣中滿是潮濕的寒意,似乎比大雪滿天的北方來得刺骨。
做小本買賣的吳老漢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趕在天亮之前,將一切貨品準備齊全。
寒風中,吳老漢隱約聽到了一陣嬰兒的啼哭聲,清脆、洪亮,尋著聲音,吳老漢在垃圾桶旁看到了一個襁褓,湊近發現了一個手臂長短的嬰兒正哭得撕心裂肺,吳老漢的心一下子被這個孩子暖化了,在那個溫飽比較難解決的年代,吳老漢明白這個躺在垃圾桶旁邊的孩子意味著什么,正好和老伴多年也沒個孩子,于是義無反顧的將這個可憐的娃娃帶回了蘇北老家。長得白凈的白菊,因為身上裹著美麗的菊花式樣的襁褓而被吳老漢取名白菊,希望她像美麗的花朵一樣,茁壯成長。
吳大娘見到小白菊以后非常開心,就像親生一樣對待,一家人雖然過得不富裕,但也其樂融融。本以為幸福這可以這樣繼續下去,可就在小白菊4歲的時候,一場車禍帶走了疼愛她的爸爸,她像當年一樣哭地撕心裂肺,不同的是這時候的她知道自己為誰哭。
命運似乎總是對她不公,在吳老漢去世后,吳大娘天天以淚洗目,由于傷心過度,突然有一天看不見東西了,醫治無效雙目失明。從此以后,年僅4歲的小白菊與母親相依為命,一晃就是十八年,小白菊已經長成了大姑娘,出落的非常漂亮。
舞動鄉村
“這是縣里的牛科長,來看望你們,有什么困難,盡管對牛科長說……”村長對白菊說。
“眼下么,”白菊像突然想起似的,指著西屋門前放著兩盆菊花。菊花長得很旺,葉子綠得發黑:說:“如今愛花的人越來越多了,我正想把大棚里的蔬菜賣掉,全部改種菊花……,不知道行不行,能不能賣出去?”
“好!好!”牛科長說,“種花的收入要遠遠高過種菜:我在大學里學的是園藝,對養花種草也略知一二,需技術幫助,我還可去你家的花棚……”
后來,牛科長進了白菊的花棚,向白菊推薦了市場前景特別好的“杭白菊”,并對白菊說:“花和人一樣,也愛聽音樂,有舞曲相伴,花會開得更艷……”白菊聽了,就將信將疑地在花棚里播放了舞曲……
牛科長邊聽音樂,邊給白菊講解“杭白菊”的種植技術,在牛科長的悉心指導下,白菊成功種植了“杭白菊”,而且長勢非常好,定期有人來收購,有些還賣到了南方,家庭收入慢慢提高了,看得別的村民特別眼紅。
和白菊相處時間久了,流言蜚語也是不斷,“牛科長進花棚,不是養花,是耍流氓,和白菊在跳舞呢,天天花盆里放著亂七八糟的音樂”
牛科長一不做二不休,竟真把白菊拉出了花棚,在村部廣場跳起舞來,還請幼兒園的教師教不會舞的村民跳舞。沒想到,晚上,勞作一天的村民慢慢也加入了進來,跳舞的人越來越多。
牛科長就在舞曲的間歇里向村民公布了全村的經濟發展目標和近期的工作重點,像“新農合”啦,“生二胎”啦,新一輪扶貧政策啦,發展菊花產業的前景啦!
依依不舍
掙了錢的白菊,并沒有忘記鄉親們,在白菊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百姓加入到種植菊花的行業中來,整個集賢村打響了菊花種植的攻堅號。
鶯歌燕舞的四月,春色正濃,白菊帶領村民們在田里忙的熱火朝天,滿頭大汗的白菊,擼起袖子,卷起褲腳,唱起了山歌。一群跟在白菊后面的小伙子,干的更起勁了!
二狗子,一邊干活,一邊偷偷瞧著白菊的白腳丫。
天生潑辣的白菊,大喊一聲,“二狗子,看什么呢,再看,把你眼珠子挖下來,扣掉今天工資”。
二狗子趕緊低下頭,臉紅到了脖子,村民們哈哈大笑起來。
白菊也大笑起來,帶領大伙一起唱起了山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邊唱來,那邊和,……”
菊花種植規模擴大了,銷路成了新的問題,白菊又通過牛科長幫忙,與市里黑天鵝文化沙龍合作,成立悠然菊業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菊花產業基地,研發“悠東籬”牌菊花茶,并發起了“邀您一起喝花茶”的網絡眾籌活動,通過電商預售菊花茶,不僅能夠解決資金投入問題,還能解決銷路問題。
好多熱心網民看到這個眾籌后,紛紛以實際行動加入到這次活動中來,在網上下單,提前預定菊花茶,并留言鼓勵我們集賢村的百姓們。
網友夏日小蜻蜓留言說:“我也是從集賢村走出來的人,家鄉確實經濟條件不好,但老鄉們加油,會富裕起來的,我會一直關注家鄉的變化的,家鄉的活動必須支持!”
網友安娜留言說:“白菊好樣的,將菊花種植帶動起來,帶領全村致富,我們支持你!”
作為集賢村菊花種植的領頭羊,白菊頻頻接受媒體采訪,隨著網絡的傳播,越來越有名氣,漸漸成了網紅。市女企業家協會領導也被白菊的事跡感動了,將她吸收為成員,進一步給予創業指導,幫助拓展市場渠道。看到這些,牛科長打心眼里高興。
十月的蘇北農村,處處是綠中泛黃快要成熟的稻田,蘊藏著農民心中對收獲的祈盼。而在集賢村的土地上,更是另一番色彩,一大片一大片嫩白色和奶黃色的菊花開得正艷,相得益彰,把大自然裝扮得分外妖嬈。
看著豐收的景象,牛科長的心里甜絲絲的。而更多的是對這里的留戀和依依不舍。眼看兩年的扶貧就要到期了,而他已不知不覺地愛上這里,這里的土地,這里的菊花,還有這里的人。大學畢業后,在機關忙忙碌碌地干了三年,還沒來得及定位工作的長遠計劃和想想自已的個人事情,就被安排到鄉下來掛職扶貧,卻在這里找到了一種特別的感覺……
“牛科長,牛科長!”不遠處,白菊那帶有銀鈴般的聲音一邊呼喚一邊正向他走來…
(本文作者劉紅亮,系連云港市委研究室農村調研處處長,是省定經濟薄弱村圈洪爽村扶貧“駐村第一書記”)